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 王玲
[导读] 采用临床实验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王玲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目的 采用临床实验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来医院进行手术麻醉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病患共312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一组是测试组共156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风险因素再加入应对的护理策略;另一组是参照组共有156人,采用的是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同时需要对比这2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测试组病患在实验研究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是7.05%,而参照组病患在的护理风险发生率高达18.59%,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通过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并及时做出对应的护理策略,可以有效减少有风险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在各个医院相关科室大力推广。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应对策略;探究
    麻醉恢复室(PACU)是医院麻醉科室中比较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可以衡量一所医院是否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PACU的存在就是为了对麻醉后经手术治疗的病患进行严密观测,并且使得病患能够安全稳定地度过麻醉失效后苏醒的时期,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分析护理风险因素,提前或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医疗行业及机构在面临时产生的科学[1,2]。需要手术治疗的病患都要进行麻醉,而在手术结束后麻药药效的消失和病患身体与意识的恢复是手术后护理的重要护理项目,提前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既可以保障病患的生命安全还能够提高医院科室的护理质量。因此本文采用临床实验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来医院进行手术麻醉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病患共312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一组是测试组共156人,其中男性有81人,女性有75人,年龄7-81岁之间;另一组是参照组共156人,其中男性有85人,女性有71人,年龄6-80岁之间。在筛选实验研究对象时,已排除有重大疾病不宜实验病患、不同意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的病患等,并将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进行对比,确认基本无显著差异且P>0.05,实验对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病患的护理措施  本组病患采用的是麻醉恢复室对于手术麻醉病患护理的常规措施,如时刻监测身体各项主要指标是否出现异常、病患苏醒时间是否合理、是否还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等。
   1.2.2 测试组病患的护理措施   本组病患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前提下,再加入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及应对此策略。具体操作如下:① 成立风险小组,本小组需要由科室内骨干医生组成,并且定期开展风险事件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及后续如何进行管控,引起全员重视,杜绝以后再次发生。②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举行科室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进行实操演练,全面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③加强麻醉恢复室的设施看管,病患在麻醉恢复室会出现意外情况或风险事件,需要保证相关抢救措施及仪器能够迅速到位,不耽误最佳抢救时间。所以需要有专人对科室相关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确定无故障,无遗漏,并且使用后放回原始位置,以防下次及时使用,并且还需要制定相关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同时还要加强病患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还包括在与普通病房进行转运病患时也要按照标准流程仔细确认。④按时完成护理记录文件的书写,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文件是病患在医院进行治疗期间的一部分,也是需要进行存档的重要临床资料,其中记录着对病患的病情观察与采取的应对措施,是病患的治疗后续的参考资料也是科室的重要依据。另外麻醉恢复室还需要与手术室、ICU与普通病房加强交流和联系,重视病患的交接工作与注意事项的告知,提高质量。⑤对病患的心理护理,麻醉药物会使病患失去意识从而进行手术,在麻醉恢复室中,由于病患麻醉药物的药效逐渐消失,病患的意识也会越来越清晰,但也有意识不清的时候,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时刻注意病患的状况,捕捉他们的眼神、动作以及身体指标水平是否有变化而采取应对措施,耐心温柔地询问病患的诉求,并根据他的反应来确定意思,并要保持病患在麻醉恢复室的适宜温度,让病患能够安心,并无异常地度过这个时期。
  1.3观察指标
   在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患在麻醉恢复室的状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将临床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A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并以P<0.05作为参考指标,表示实验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病患之间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结果可知,测试组病患在经过护理后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是7.05%,而参照组的高达18.5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病患家属对于麻醉恢复室的满意度也是测试组显著高于参照组且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结论
    麻醉恢复室,是手术室与普通病房之间的重要过渡,是现代医疗体系的重大进步,而加强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降低术后病患发生风险时间的概率,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3,4],为广大病患带来了安全的保障。
4、参考文献
[1]韩晓莲, 王静, 刘芳. 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4):290-291.
[2]马岩. 探究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3]王希芝. 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003(038):39,187.
[4]张萍. 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 饮食保健, 2017, 4(025):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