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刘华 李海燕
聊城市茌平区中医医院 252100
【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致肠梗阻采用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其行X线检查以及CT检查,互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CT在直接征象类型检查以及CT检查间接征象检出率远远高于X线(P<0.05);肠梗阻以及结肠癌病因CT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临床中诊断结肠癌致肠根阻中采用CT检查符合率高,可为后续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CT;X线;应用价值
消化性系统恶性肿瘤中结肠癌较为常见,由于该病在早期症状不典型,但是病情不断进展后可出现肠鸣音亢进、排便困难、腹部压痛、排便习惯该病等,当患者出现腹水、浮肿、黄疸等症状,往往疾病已经发展至晚期,如若此时病情得不到控制,极易发生肠梗阻,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1]。为此,尽快确诊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对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以往临床诊断结肠癌所致肠梗阻多采用X线检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明确其病因,但是依然存在漏诊误诊的现象,且无法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故具有局限性。伴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完善,临床CT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操作简单、可重复、分辨率高等优势。得到众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2]。鉴于此,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旨在深入研究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供同行参考,相关材料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其行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其中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夸跨度在33岁至77岁区间,平均(51.2±1.5)岁;病程跨度大在1个月至20个月区间,平均(11.0±1.9)个月。
1.2符合指标
(1)患者在我院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癌致肠梗阻;(2)临床中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且多次反复发作;(3)年龄≥18岁;(4)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愿意积极配合相关检查;(5)本次研究已经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3剔除指标
(1)其他病因所致肠梗阻;(2)严重肝肾疾病者;(3)精神异常者;(4)无法沟通者;(5)内分泌系统疾病者;(6)不愿配合者。
1.4方法
25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均行X线检查以及CT检查。
1.4.1 X线检查
仪器:多功能DR机,体位:立卧位,对患者的腹盆部采用X线机进行扫描,主要观察患者的病灶位置以及形态等。
1.4.2 CT检查
采用多层螺旋CT机对患者行检查,层厚:5mm,平扫腹部,层距:5mm,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性0.625mm重建和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对比剂,剂量80ml至100ml,于肘静脉注入,速度控制在2.3ml/s至3.5ml/s。重点观察患者梗阻的位置、大小等情况。
待两种方式检查完毕后,由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行阅片,意见统一方能作为诊断标准。
1.5观察指标[3]
(1)直接征象:狭窄处与正常段交汇处改变、狭窄段以及周围脏器组织侵犯情况。
(2)间接征象:盲肠扩张、结肠梗阻、缺血性结肠炎;
(3)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符合情况包括:结肠癌病因以及肠梗阻。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展开详细分析,数量数据采用(%)体现,x2对其进行检验,如P值<0.05,则表示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互比不同检查方法直接征象检出率
CT在直接征象类型检查中除正常段与狭窄交接变化检出率为96%以外,其他均为100.0%,而X线检出率为0.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细情况见表1。
.png)
3讨论
结肠癌高发部位为横结肠、盲肠以及升结肠等,高发人群为30岁至6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由于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生症状后,病情已经为中晚期,为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外科急腹症中肠梗阻较为常见,主要为非机械性因素和机械性因素导致,引发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结肠癌患者并发肠梗阻,会给后期的治疗难度增加,并增加患者死亡率[5]。故提升诊断准确性,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非常关键。临床影像学检查中,X线CT应用较为普遍。CT检查在应用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肠梗阻肠腔气液平面、扩张程度、肠腔内外、变化等,并明确病灶的性质、部位提供了准确的判定依据。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CT检查可以清晰发现肠管扩张、远端空虚等表现,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肠壁不规则增厚等情况。CT检查与X线检查相比较而言。CT诊断清晰度更优。操作简单、重复性强和效果又。此外,CT能够从多平面重建、多方位、多角度扫描可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受累的情况,故准确性更高,且CT检查能够准确的判断病因,清晰地反映盲肠扩张情况、肿瘤侵犯肠腔长度、狭窄肠腔长度病灶性质,故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并降低误诊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T在直接征象类型检查以及CT检查间接征象检出率远远高于X线(P<0.05);肠梗阻以及结肠癌病因CT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提示:CT在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之,临床中诊断结肠癌致肠根阻中采用CT检查符合率高,可为后续的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参考文献
[1]文兴林,林莉.CT对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1):4540-4541.
[2]刘海山.16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分析[J].人人健康,2020(14):274.
[3]王明礼.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价值及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143-144.
[4]陈桂泉,廖余胜,黄凯清,费西平,魏吉祥.CT与MRI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6):69-71.
[5]潘庭全,涂永强,阙玲艳,江民镇.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价值及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