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灸量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2期   作者:焦迦鸣
[导读] 目的 探讨不同灸量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
        焦迦鸣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3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灸量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PHN患者纳入研究,并以在本院建档单双日均分成ABC三组。均予以患者温针灸治疗,三组温针灸剂量分别为1壮、2壮、3壮,1个月后对比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对比上A组为30.00%,B组为65.00%,C组为95.00%;在VAS与PSQI评分对比上,B组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以上数据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PHN疗效确切,且3壮灸量疗效最为显著,值得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灸量;温针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arm acupuncture with different moxibustion amount o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Methods 60 cases of PHN patients from November 2019 to November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ABC three groups on both single and double days of filing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warm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ree groups of warm acupuncture dosage were 1 Zhuang, 2 Zhuang, 3 Zhuang, 1 month after the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group A was 30.00%, group B was 65.00%, and group C was 95.00%; in the comparison of vas and PSQI scores, group B was lower than group A, and group C was lower than group B; the abov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warm acupunctur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HN, and the effect of 3 Zhuang moxibustion volum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fferent amount of moxibustion; warm acupuncture;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urative effect
 带状疱疹疾病合并神经痛是神经性疼痛综合征的一种,现阶段该疾病病发机制尚未明确。但是临床学者常认为【1】,该疾病病发因素主要包括三种,即局部发生缺血性改变、局部炎症反应、病毒侵犯脊髓后索。病发后会导致中枢神经异常和相邻神经病变等,进而产生疼痛现象,久之形成PHN。西药是现阶段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方式,其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免疫功能【2】。但是却不能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并且副作用较为明显,且易后遗神经痛。故本次纳入研究PHN患者60例,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开展医学研究,着重分析不同灸量温针灸治疗的效果。现将详细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0例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PHN患者纳入研究,并以在本院建档单双日均分成ABC三组,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文件。同时研究排除年龄≤18岁、沟通障碍、精神异常、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病情不稳定患者。按照性别男女比例区分A组为12:8,B组为10:10,C组为11:9;按照平均年龄区分A组为(51.65±3.54)岁,B组为(51.15±3.61)岁,C组为(51.49±3.70)岁。对比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中医辨证理论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温针灸治,5次/周,10次/疗程,持续3个疗程。所有患者均选择阿是穴、皮损同侧夹脊穴;脾虚湿蕴患者添加血海、大都穴;瘀血阻络患者根据疼痛位置选择相应穴位,若腰腹部疼痛加带脉、章门穴;胸胁部疼痛加大包、期门穴。治疗期间协助患者以俯卧位或侧卧位于检查床上,并用酒精棉球对相应的穴位进行消毒,选用0.3mm×25mm一次性毫针。毫针沿疼痛外围每隔1cm围刺,15°角进针,深度0.5-1寸,进针后略加捻转提插。各组针刺得气后留针40min,其间行针2次。同时选用1.5cm长度、1cm直径温针艾条展开温针灸治,艾条燃起后插入针柄处,燃尽后更换。A组每穴灸1壮,B组每穴2壮,C组每穴3壮。
        1.3 指标观察
        治疗3个疗程后将患者以下指标进行对比;(1)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满分10分,疼痛度与分数成正比;(2)PSQI指数评估睡眠质量,满分30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3)对比疗效,VAS评分降低≥60%为显效,30-60%为有效,<30%为无效;(显效+有效)÷20×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3组患者VAS评分
        如表1所示:在VAS评分对比上,B组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治疗后3组患者PSQI评分
        如表2所示:在PSQI评分对比上,B组均低于A组,C组低于B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3组临床疗效
        在临床疗效对比上A组30.00%(6/20),B组为65.00%(13/20),C组为95.00%(19/20)。组件对比x21=4.912、x22=5.625、x23=18.027,P1=0.027、P2=0.018、P3=0.000,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以上数据对比均为t1、P1为AB两组对比,t2、P2为BC两组对比,t3、P3为AC两组对比。
        3 讨论
        带状疱疹临床症状主要以神经痛和成簇小水疱为主。开展有效的西药治疗后虽然疱疹能够消失,但是一些患者治疗后极易产生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中医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纳为“痹证”范畴【3】,认为该疾病以经络失养、热毒伤损阴血、余邪未尽痹阻经络、络脉阻滞不通为病因。故应予以活血止痛、舒经通络的治疗。
        温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一种治疗方式,其具有外周镇痛、调节免疫的功效。通过对人体不同穴位展开温针灸治,结合艾条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同时亦可刺激施灸位置,进而加快相应穴位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消除炎症,加快恢复的效果,这也致使温针灸受到了众多医疗学者的青睐【4】。但是在温针灸治疗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治疗疗效,需合理地制定灸量,这样才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治疗效果。而本次对不同灸量的温针灸治疗PHN展开研究,结果显示C组临床疗效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C组VAS与PSQI评分低于AB组,B组低于A组;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灸量的大小与温针灸的治疗效果成正比,且3壮灸量为临床最为合理的灸量,可发挥出温针灸的最大疗效。
        综上所述,温针灸治疗PHN疗效确切,3壮灸量疗效最为显著,值得被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学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普瑞巴林和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12(04):94-97.
[2] 吴潇.祛痛通络汤联合泛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04):471-472.
[3] 苗春晓,李冰洁,于海艳,陈慧婷,时继浩,姜从玉.对1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并发周围神经损伤所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J].上海医药,2020,41(07):7-9.
[4] 李玉秋,王琛,韦兰,韦冠京,潘南楠,徐文英,钱煕亮,卢敏.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血清前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20,42(06):805-8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