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侠 王静 白希敏
(宿迁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 分析宿迁市宿城区2020年妇女乳腺癌筛查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为建立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宿迁市宿城区部分两癌筛查年龄段登记检查女性,通过病史采集、乳腺触诊和乳房超声、钼靶等检查方法,了解选定人群中乳腺患病情况。结果 筛查总人数为11211例, 3类469人,4类93人,其中乳腺癌5人。组合筛查方法提高乳腺病变检出率。结论 建立设立以妇女保健为主体的筛查系统,提升乳腺癌预防及早检机制,以保障乳腺癌可进行合理防控。
关键词:乳腺癌;筛查;预防
现阶段,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群体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相同,在发达国家由于早期实施乳腺癌筛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自2008年以来,我国一直免费为部分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本文分析宿迁市宿城区2020年妇女乳腺筛查结果,并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一、研究意义及背景
近年来,随着宿迁市进一步加强对两癌筛查知识推广和普及,有助于顺利对宿迁市妇女进行癌症筛查。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女性恶性肿瘤,极易对女性产生生命威胁。我国女性乳腺癌患病因素较多,常见因素为患者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当前,乳腺癌患者确诊后部分已发展为晚期,患者治疗困难并且死亡率高。这通常与患者所在地区和教育水平、健康意识密切相关。在宿迁市积极进行癌症筛查,可促进女性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并进行积极治疗与干预,显著减轻女性乳腺癌疾病发病率并提高了早诊率,加强女性生理健康。作为临床参考,本文作者分析了2020年宿迁市宿城区部分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1]。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宿迁市宿城区农村部分适龄妇女乳腺筛查和临床数据,癌症筛查对象是年龄在35至64岁之间部分适龄妇女,平均年龄为(48.93±0.69)岁。我院对所有自愿筛查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详细分析,并参加此次癌症筛查。
纳入标准:(1)所有受试者年龄均在35-64岁;(2)所有受试者均无血液相关疾病;(3)所有受试者均无精神病史;(4)所有受试者均可进行通信。
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其他恶性肿瘤受试者;(2)排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受试者;(3)排除孕妇;(4)排除母乳喂养期妇女。
(二)方法
本次癌症筛查测试主要针对乳腺癌,在乳腺癌筛查过程中:首先,应对所有参加筛查的妇女进行乳房临床检查,结合乳腺超声检查,该测试执行全面BI-RADS分类和综合诊断,并确保各诊断质量管理控制。若0类不确定,需要进一步测试。第一类是正常乳房,不需要相关后续检查和治疗;第二类可以定期检查良性病变症状;第三类可能是良性病变症状,应进行随访并复查6个月。四类或更高类别最有可能是恶性乳腺癌表现,需要进行详细检查做出最终诊断和治疗决定。其次,对于BI-RADS 0类、3类患者,使用X射线检查,检查结果采用BI-RADS分类评估报告系统。对乳腺彩超或X线检查BI-RADS分类4类或以上者,直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下简称活检)。对乳腺X线检查0类或3类者由副高以上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后进行随访或活检或其他进一步检查。最后,对综合结果显示总体乳腺癌阳性可疑患者进行活检,活检乳腺癌阳性者进行乳腺癌全面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帮助患者诊断患者乳腺癌,并可清楚识别出乳腺癌类型,因此可选择随访治疗计划和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进行全面乳腺癌恢复治疗。并有助于对最终检查和治疗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3]。
(三)观察指标
对入选对象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四) 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乳腺癌筛查统计数据选择11211名适当年龄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为5.06%。其中 3类患者469人,比例为4.18%;4类患者93人,比例为0.83%;乳腺癌患者5人,乳腺癌患者患病率为44.6/10万。同时年龄区间在46-55岁组患病率明显高于25-45岁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根据笔者的统计数据,进行筛查女性年龄35岁-64岁不等,三类数量明显较多,表2为本次筛查详细数据。
.png)
四、讨论
(一)结果分析
根据此次筛选调查,乳腺癌筛查统计数据选择11211名适当年龄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为5.06%。其中 3类患者469人,比例为4.18%;4类患者93人,比例为0.83%;乳腺癌患者5人,乳腺癌患者患病率为44.6/10万。宿迁地区适龄妇女逐渐增强对乳腺癌预防和治疗的认识,对自我保健认识也有所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妇幼宣传取得基本成效。目前,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行动,并继续采取多种途径宣传乳腺健康教育知识,以有效提高公众对乳腺防治的认识,鼓励妇女健康生活积极性,参与乳腺癌预防、检查和治疗,注重乳腺癌筛查工作要求。乳腺癌筛查人员必须掌握关键点,例如患者病史采集识别高危人群,乳腺临床检查的全面性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识别能力,有经验的乳腺超声医生较为精确的BI-RADS分类,放射科乳腺X摄片技术及读片水平,活检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异常情况识别。组织及监管部门积极促进项目规范实施及定期质控等。最终实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使乳腺癌在筛查与预防双重措施下可控,减少发病率、提高早诊率[4]。
乳腺癌在女性中相对常见,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并逐渐年轻化。合适的癌症筛查方法可有效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和治愈率。通过标准化筛查模型,育龄妇女明确了解身体检查重要性,认真学习乳腺癌防治方法,积极参加身体检查,积极配合后续诊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笔者根据此次调查测试,2020年适龄女性乳腺癌筛查发现常见良性疾病为乳腺增生、乳腺结节、乳腺囊肿等疾病,这些结果与相关文献研究一致。在此次筛查中,乳腺病变发生率最高的是乳腺增生。大多数适龄妇女患有乳房良性疾病,在发现癌前疾病需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为提高宿迁市宿城区妇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率,并显著改善妇女健康状况,宿迁市对适龄妇女进行癌症筛查已逐步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目前,基于宣传职能已取得一定成果[5]。围绕癌症筛查工作,特别是基层一类筛查人员必须掌握筛查要点,包括标本存储、乳房手检、乳房超声检查等技能。同时,有必要建立应对管理系统,为高危和良性疾病患者建立绿色通道,以促进对乳腺癌患者及时有效治疗和随访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这项工作监督和指导,并建立乳腺癌预防和治疗长效机制。
(二)乳腺癌预防措施
1.保持体重并适度运动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适当体育锻炼可降低多种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乳腺癌,中度至高强度运动可将疾病风险降低10%至25%。合理运动或保持体重(身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剂量反应关系对于制定癌症预防指南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女性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进行乳腺癌预防。具体可为慢跑、太极、普拉提、有氧运动等。根据建议进行锻炼,按照医生指示相应调整锻炼持续时间和强度,可保持患者身体健康,减少乳腺癌发病率,做到早期预防与处理[7]。
2.保持合理饮食习惯并限制烟酒
研究表明,不健康饮食习惯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因此,对于预防乳腺癌需要对整个饮食范围进行分析[8]。结果表明,加工食品、动物油脂、油炸食品、高糖高盐食物等不健康食物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而蔬菜、水果、鲜鱼和乳制品对女性乳腺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由此可见,合理饮食尤其要注意添加新鲜水果和蔬菜,并限制红肉摄入,健康饮食对预防乳腺癌有重要影响。同时,烟酒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大量饮酒不仅会增加雌激素水平,会增加细胞膜对致癌物渗透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每天饮用50g酒精可使患乳腺癌风险增加约30%,即使少量酒精(15g/d)或非常少量酒精(7.5g/d)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吸烟会对乳腺癌患者对侧乳房构成风险,尤其是每日吸烟10支以上患者。因此,建议戒烟并限制饮酒,减少酒精长时间摄入甚至对其进行戒断。
3.药物预防
对于乳腺癌预防,最初药物治疗称为化学预防,被认为与癌症和化学疗法相似,并在2010年被预防性药物治疗所取代。根据NCCN指南规定,下列情况为具有乳腺癌患病风险群体:(1)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2)直系亲属有BRCA1/2基因突变;(3)直系亲属具有遗传性肿瘤综合征;(4)中度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乳腺小叶或小叶上皮癌妇女;(5)接受胸部放疗妇女;(6)更年期晚期、绝经年龄早、妊娠次数多、使用长期避孕药具或雌激素替代品等情况。对于以上情况,皆为具有乳腺癌风险,对此可进行药物预防,有几种类型药物可预防乳腺癌,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灭活剂(芳香化酶?Hibitors,AIs)[9]。
4.预防性手术切除
对于乳腺癌预防,某些高危乳腺癌人群也可选择预防性手术。乳腺癌预防手术主要有两种类型,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两侧预防性乳腺切除术,BPM)和双侧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RRSO ),BPM是最常见手术预防乳腺癌方式之一。 NCCN指南建议BPM和RRSO预防性手术应用群体为:(1)有明显乳腺癌和/或卵巢癌家族史;(2)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载体(BRCA1/2,PTEN,TP53等);(3)乳腺癌原位癌和乳腺癌家族病史;(4)具有放射性治疗史患者。具有BRCA1/2突变高风险乳腺癌组在BPM和RRSO后发生率显着降低(BPM 1.9%对48.7%,RRSO 21%对42%)。建议年龄超过50岁在诊断时或诊断前携带BRCA1/2突变患者,可进行BPM。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BRCA1/2突变携带者,卵巢癌家族史或较高的卵巢癌风险较高患者,RRSO具有可行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乳腺癌是一种可预防肿瘤,目前发达国家广泛进行预防,以减少乳腺癌发病率。本文以宿迁市宿城区为例,对其2020年妇女乳腺癌进行筛查,并分析其结果。宿迁市农村妇女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乳腺癌预防知识在我国乳腺癌防治中普及程度不高,这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预防乳腺癌应倡导良好生活方式、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和预防式手术切除。 制定合理预防措施已成为预防高危乳腺癌患者重要突破,不仅可降低该人群患乳腺癌风险,而且可减少不必要医疗费用并节省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孙琴芳,丁秀芳,方晟昀.湖州地区成年女性对乳腺癌筛查方法认知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5):2881-2883.
[2]曾丽蓉,卢增停,李欢,许锦雄,金亮.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帕瑞昔布纳预防乳腺癌术后疼痛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29(08):1558-1560.
[3]张利,孙临华.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与病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8):948-951.
[4]李欢,王恩礼,邵庄,王心旺.深圳市社区乳腺癌筛查网点医生乳腺超声筛查能力考核系统软件的研制[J].中国医院统计,2020,27(04):368-370.
[5]许桂峰,吕京,陈洪杰,高登鹏,冯至真.乳腺癌筛查与焦虑和抑郁症状发生率间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04):392-394.
[6]贾移娜,王丽娟,牟宽厚.乳腺癌放疗后放射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5):47-49.
[7]潘丽洁.基于降低风险方案的乳腺癌淋巴水肿预防管理路径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5):4780-4781.
[8]李兴睿.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筛查和诊疗策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09):658-661.
[9]夏栋林.探究乳腺癌筛查中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的应用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