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雪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临床评估。方法:选取因盆底功能障碍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此次调查时间在2018.8-2020.8,共选取400例病人进行调查。根据随机方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200例病人。方法: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对比,发现对比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与研究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均无差异,P值>0.05;治疗后对比组病人RLX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NO水平明细低于研究组、ET-1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CRP水平明细高于研究组、IL-6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可见研究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2)对比组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盆底肌康复治疗方案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盆底肌康复;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功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而多发疾病,此疾病和自然分娩、妊娠等生理因素有直接关系,一旦发生给病人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1-2]。盆底功能障碍就是女性的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从而发生盆底功能障碍[3]。盆底功能障碍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薄弱、损伤及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盆腔脏器移位并引起各种盆腔器官功能异常的一组疾病[4]。盆底功能障碍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治疗手段为盆底肌肉锻炼,这种治疗方式在某种程度可以改善病人盆底功能,降低与改善性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等症状表现的发作情况[5-6]。虽然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效果一般。为了提升治疗有效率,我科室采用了盆底肌康复治疗模式,具体实施情况,见下文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因盆底功能障碍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此次调查时间在2018.8-2020.8,共选取400例病人进行调查。根据随机方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200例病人。对比组病人年龄最低为22岁,最高为39岁,中位年龄为30.15±1.02岁。研究组病人年龄最低为23岁,最高为40岁,中位年龄为30.62±1.05岁。对比组与研究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
本次调查入选与排除标准:(1)入院标准:①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均符合《妇产科学》相关诊断结果;②病人年龄在21岁至42岁之间;③病人分娩次数在1次至3次之间;④病人并未存在产科其他合并症、并发症。(2)排除标准:①病人存在盆腔手术病史;②病人存在器质性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情况;③病人存在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严重妇科疾病、肾功能障碍疾病、肝功能障碍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比组治疗方式
对比组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在日常治疗中告知病人在吸气时候收缩会阴与肛门组织,在呼气时候放松肛门组织与会阴组织,收缩会阴与肛门组织、放松肛门组织与会阴组织两组同时进行,每组坚持10秒钟,每间隔10秒充分一次训练,每次进行20分钟的治疗,每天进行2次。
1.2.2研究组治疗方式
研究组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为传统常规治疗方式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传统常规治疗:在日常治疗中告知病人在吸气时候收缩会阴与肛门组织,在呼气时候放松肛门组织与会阴组织,收缩会阴与肛门组织、放松肛门组织与会阴组织两组同时进行,每组坚持10秒钟,每间隔10秒充分一次训练,每次进行20分钟的治疗,每天进行2次。盆底康复技术:采用麦澜德MLDB4S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首先选择电流强度较小的刺激电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逐步增加电流频率,以病人无痛感、但存在刺激感为最佳,调整频率,将频率调整至20MHz至80MHz,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周进行3次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间隔90天在继续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析治疗结果:(1)检测指标;(2)盆底肌力;(3)预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对比
2.1.1治疗前各项水平对比
对比组:病人RLX水平为356.21±31.61pg/ml,NO水平为98.21±9.51umol/L,ET-1水平为116.61±12.63pg/L,CRP水平为84.08±12.35mg/L,IL-6水平为113.06±18.06ug/L;研究组 :病人RLX水平为356.22±31.62pg/ml,NO水平为98.22±9.52umol/L,ET-1水平为116.62±12.64pg/L,CRP水平为84.09±12.36mg/L,IL-6水平为113.07±18.07ug/L,两组对比,发现对比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与研究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均无差异,P值>0.05。
2.1.2治疗后各项水平对比
对比组:病人RLX水平为129.75±15.47pg/ml,NO水平为128.73±14.65umol/L,ET-1水平为80.39±9.37pg/L,CRP水平为45.76±3.42mg/L,IL-6水平为71.05±11.41ug/L;研究组:病人RLX水平为71.31±7.85pg/ml,NO水平为152.65±16.39umol/L,ET-1水平为55.64±6.22pg/L,CRP水平为31.72±2.06mg/L,IL-6水平为54.24±10.83ug/L,对比组病人RLX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NO水平明细低于研究组、ET-1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CRP水平明细高于研究组、IL-6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2盆底肌力对比
4.2.1压力检测对比
对比组:阴道静息压为34.3±6.49cmH2O、盆底收缩压水平为31.9±10.8cmH2O;研究组阴道静息压为42.9±7.4cmH2O、盆底收缩压水平为46.2±9.6cmH2O,对比组阴道静息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对比组盆底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2.2I类肌纤维对比
对比组:持续收缩压水平为16.2±7.9cmH2O、持续时间为5.6±2.1s;研究组:持续收缩压水平为24.2±9.2cmH2O、持续时间为9.4±1.8s,对比组持续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3预后情况对比
对比组: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人共计200例,其中发生性功能障碍者:25例、构成比为25/200(12.5%),尿失禁:21例、构成比为21/200(10.5%),脏器脱垂:17例、构成比为17/200(8.5%),总发生例数63例、构成比为63/200(31.5%);研究组: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人共计200例,其中发生性功能障碍者:5例、构成比为5/200(2.5%),尿失禁:11例、构成比为11/200(5.5%),脏器脱垂:6例、构成比为6/200(3%),总发生例数22例、构成比为22/200(11%),对比组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3讨论
通过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结果证实,(1)治疗前两组对比,发现对比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与研究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均无差异,P值>0.05;治疗后对比组病人RLX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NO水平明细低于研究组、ET-1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CRP水平明细高于研究组、IL-6水平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可见研究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人RLX水平、NO水平、ET-1水平、CRP水平、IL-6水平,为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2)对比组阴道静息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对比组盆底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对比组阴道静息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对比组盆底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对比组持续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由此结果可以证实,研究组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力水平。(3)对比组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由此结果可以证实研究组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可以降低病人性功能障碍、尿失禁、脏器脱垂总发生率。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而多发疾病,此疾病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大多数因分娩与妊娠引起与诱发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均为可逆性疾病,在患病后及时进行传统常规盆底康复锻炼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盆底功能[7-8]。在传统常规盆底康复锻炼治疗方式以传统肌肉锻炼为主,这种治疗方式在个体差异的影响下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9-10]。我科室为了提升治疗效果,在传统常规盆底康复锻炼治疗方式上增加并应用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与电刺激均为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新型技术,在电刺激的作用下会致使病人盆底肌肉能够被动的收缩,同时可增强病人的盆底肌肉张力、提高病人的控尿能力。本文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效的促进了病人盆底肌力恢复,通过此结果发现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与电刺激联合治疗可有效的增高盆底纤维粗度、促使蛋白质代谢与合成,增加病人肌肉张力,改善病人Ⅱ类、Ⅰ类的纤维肌力、疲劳度。此外,生物反馈治疗方式与电刺激联合治疗可以增加病人的基底肌肉张力,保证与维持病人盆腔脏器正常生理的结构,提升病人的控尿能力。同时能够促使阴蒂附近组织的血运情况,延缓局部组织的松弛与衰老。
综上所述,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盆底肌康复治疗方案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王雅娟,张晋,白枫, 等.Kegel运动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5):77-78,83.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20.15.032.
[2]孙玉婷,熊素平,张诗文, 等.盆底康复仪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3):29-31.
DOI:10.14033/j.cnki.cfmr.2020.13.011.
[3]徐晓聪,吕红芳,方笑爱, 等.针对性盆底康复措施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妇女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9):1634-1636.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0.09.020.
[4]夏欢.雌激素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97-98.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0.16.036.
[5]张红.盆底肌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效果及预后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10):160-161.
DOI:10.19589/j.cnki.issn2096-7950.2020.10.160.
[6]李惠敏,李玲.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0,29(6):87-89.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20.06.024
[7]沈丹.盆底肌康复训练辅助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41):105,107.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20.41.049.
[8]袁莉敏,李蕾,刘冬霞, 等.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6):918-919.
DOI:10.3969/j.issn.1009-5519.2020.06.042.
[9]程淑.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5):63-64.
DOI:10.19589/j.cnki.issn2096-7950.2020.05.063.
[10]李婉梅,杜敏.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2):2188-2190.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0.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