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王宇
[导读]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王宇
(南京市雨花医院;江苏南京210039)
   [摘要]:目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选择106例选择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5-2020.06。根据随机形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53例。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手术护理配合。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通过对比结果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均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手术护理配合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
   
   普外科是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的重要科室,此科室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普外科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模式属于常用手术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具备治疗效果理想、创伤性小的优势,在治疗过程中在腹腔镜作用能够放大患处与手术视野,便于后续手术的开展,而且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清晰的显示腹腔隐匿的疾病,而且这种治疗方式能够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有力的帮助[1]。虽然腹腔镜治疗方式有效且创伤小,但这种治疗方式仍为有创操作,在治疗过程中,多数病人都会出现焦虑、抑郁的表现与反应,为了改善此情况,提升治疗效果,我科室则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106例选择在我院普外科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形式。本次调查时间在2019.05-2020.06。根据随机的形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53例。对比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6例与27例,年龄在26岁至7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15岁。研究组:参与本次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分别为27例与26例,年龄在27岁至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1.09岁。对比组与研究组参与到本次调查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均无差异,P值>0.05。
   1.2方式
   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本次调查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为手术护理配合,具体实施情况如下:(1)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前的一天护理人员应前往病房探视病人,仔细查看病人疾病资料,询问病人既往疾病史,在掌握与了解到病人疾病状况以后主动与病人、病人家属交流,并向病人、病人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后再向其阐明本次治疗方式的目的、作用以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同时告知病人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提高病人对于本次治疗的了解程度,为病人打消疑惑。此外,在手术开始前还要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帮助病人打消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同时告知病人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为病人建立手术治疗自信心,提高病人治疗配合程度与治疗依从性。除上述情况外,护理人员还要准备好与腹腔镜手术有关的物品,例如辅料包、钛夹、气腹针等,还应调试手术仪器、设备,核对物品与药物,保证手术物品的齐全。(2)术中护理配合:在腹腔镜手术操作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充分的分析在结合病人病情状态,根据病人手术情况实施体位摆放,对于需要进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与胆囊手术病人,要采用头高足低左倾位;对于存在接受阑尾炎治疗病人,应采用头高足低左斜卧位。在病人手术结束以后,适当的调整体位,使病人C02能够有效的排除,进而实现缓解病人术后肩痛症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要积极的配合医生保证手术的顺利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医生所需要的物品、工作以及器械要及时传送,保证所传送与传递物品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保证腹腔镜手术能够安全、高效以及顺利的展开。(3)术后护理配合:在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在平稳状态下将病人送往病房,在实施术后病情监测,如果病人为苏醒,要采用取枕平卧位,协助病人将头部偏向左侧,保证病人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下,防止病人出现术后误吸与呕吐,术后给予病人3小时至6小时的吸氧。此外,对于携带引流管的病人要实施导管护理,避免病人出现导管堵塞、折叠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
   1.3指标观察和评价
   分析护理结果:(1)护理满意度:采用评分方式进行,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总得分值越高证明满意度越佳。(2)下床活动时间。
   1.4统计学方式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t检验,计量资料实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75.98±0.98分;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为91.98±1.31分,通过对比结果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均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2下床活动时间
   对比组病人下床活动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长,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普外科在我院乃至各大医院均属于重要科室之一,此科室主要收治需要手术治疗而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展与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进展,使我国医疗器械均有所成熟,在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常用手术方式为开腹手术,但随着医疗水平、手段、器械的进展,腹腔镜手术方式均有所成熟,这种手术治疗模式具备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系数高的优势与特点,这也是导致腹腔镜操作技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2-3]。虽然腹腔镜手术治疗形式为微创操作,但这种手术模式仍然会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同时会诱发与导致病人出现各种手术并发症,给病人生命安全、生活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改善此情况,我科室辅以了有效的护理,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虽然这种护理方式有效,但效果一般。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室采用了手术室护理操作配合模式。术室护理操作配合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包含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在实施操作中,通过术前护理,可有效的提升病人对于本次治疗的知晓程度,进而提升手术配合程度。通过术中护理,以传递手术器械、观察病人术中生命体征为主,进而实现提升保证病人手术顺利性的目的。通过术后护理,可有效的缩短病人下床时间,提高病人身体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手术护理配合应作为首选,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苏琼英,李媚珍,潘美珠.目视导航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92-94.
   [2]李瑾.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3):1766-1768.
   [3]刘建芳,李美英*.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护理措施分析[J].国际护理学研究,202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