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许展
[导读] 对临床伴有明显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现有疾病治疗方案应用时,选用单一西医治疗和生活干预,是否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和明确的不同进行评价和观察。

许展
(睢宁康复医院;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 对临床伴有明显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现有疾病治疗方案应用时,选用单一西医治疗和生活干预,是否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和明确的不同进行评价和观察。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原则要求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一致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二甲双胍等各种西医糖尿病治疗干预方法,观察组则与此同时使用中医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开展治疗,具体方法为对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BMI指数情况进行统一记录并对比,评价临床应用之后的效果和成效,观察方法治疗应用的质量情况。结果 开展干预之前,所有患者的血糖指标和BMI指数情况都高度相似(P>0.05),证明临床疾病情况是高度接近的,并无明显的差异之处。开展干预之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和BMI指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治疗之后各项指标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之后取得的效果相对更好一些,可以改善血糖现有的情况和控制效果,同时改善体重指数,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肥胖型;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观察;临床治疗;
   引言:
   2型糖尿病尤其以中老年群体、肥胖群体更加多见,而且近年来相关疾病伴随肥胖率的增长、高盐高脂饮食的普遍,其发病日渐低龄化,基本有超过八成以上的患者都存在超重或肥胖的现象[1]。开展治疗干预的过程中,肥胖与高血糖呈现着高度的关联性,一方面要控制血糖,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改善内分泌和脂肪代谢情况,促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具体开展干预的过程中,选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 [2]。针对这一特点,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分别选取了相同的患者群体,采取西医单一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效果方面的对比,评价在相关患者中应用这一方法的效果是否较为突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试验中的6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n均等于30。患者经过上级医院明确诊断,年龄在31-64岁之间,平均(39.4±4.7)岁,病程则在2-11年之间不等,平均可达到(6.24±2.61)年。满足肥胖的临床诊断标准要求,伴有明显肥胖指征的情况下,其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暴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中医证候,可见舌质暗红,舌苔薄白。在这基础上,所有患者彼此之间高度相似(P>0.05),故而满足对照实验的标准要求,决定开展对照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基础治疗,加强生活、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干预,同时调整作息、加强心理干预,采取二甲双胍口服药治疗,每次0.5g,一日三次。观察组在这些的基础上再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方法为:采取逍遥散加减进行干预,其汤方组成包括金钱草30g,天花粉20g,当归、白芍、炒白术以及茯苓各15g,外加甘草、厚朴、泽泻、姜半夏各取10g的量,竹茹6g[3]。汤方的服用方法为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以温水送服。一般都会选择早上、晚上两个时间阶段,然后在饭后的30min,对药液加温,然后服用。所有治疗不间断的进行4周为一个疗程,再持续进行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不同治疗方法再医治前后的不同指标、BMI指数情况进行观察并详细的做以登记,其中血糖指标具体涵盖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在干预前后两个阶段进行评价、评估,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情况。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利用SPSS.20.0开展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治疗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相关情况高度相似,尤其三项血糖相关的指标和BMI指数高度接近(P>0.05),意味着其疾病情况和身体肥胖等相关问题并无明显的不同之处。而分别开展干预之后,这样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观察组患者,具体分别开展相关疾病干预之后,患者血糖指标和BMI指数都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治疗之后的相关情况(P<0.05),带来的影响作用更加积极。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相对较高,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有效控制特别关键,尤其是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占比相对较大,目前阶段主要的治疗目的就是控制血糖,并积极改善患者BMI指数。 。在具体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传统西医治疗采取二甲双胍等方法,配合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降低体重,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依从性相对较低,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这样的措施效果相对更加明显,治疗应用之后,有助于改善患者疾病的问题。临床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具备一定的优势,应用之后的成效相对更好,与传统单一用药相比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升最终治疗的综合成效,可以提升最终效果,为患者身心健康加以保障。通过二者联合应用,最终成效更好,可以促使疾病的转归。
   如上所述,在临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传统饮食运动等干预配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的基础上,选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体重的减轻和疾病的控制,提升治疗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蓉. 内科综合减重方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00(006):107-108.
[2] 刘倩, 魏爱生, 刘天, etal. 茵陈五苓散联合注射用艾塞那肽微球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 v.18(09):76-79.
[3] 李小忠. 二甲双胍+逍遥散加减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011(005):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