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江苏扬州225000)
【摘要】:目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20.01-2020.12。根据随机形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51例。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模式为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最终护理模式。结果:对比组病人苏醒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室护理要点
就目前情况来看,全身麻醉属于外科手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这种麻醉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将给病人生命体征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以及威胁,因此应在整改手术中对病人实施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保证病人可以顺利的渡过清醒气以及麻醉期,降低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二次伤害[1-2]。根据有关资料证实以及研究结果证实,对使用全身麻醉并行气管插管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以及减少给病人造成的伤害。为了提升护理质量,给予病人最佳的护理干预,我科室选用了不同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阐述[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在2020.01-2020.12。根据随机形式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51例。对比组:参与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病人分别为25例与26例,年龄最低为38岁,最高为73岁,中位年龄为55.61岁。研究组:参与调查病人中,男性与女性病人分别为26例与25例,年龄最低为39岁,最高为72岁,中位年龄为55.62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证实,并无差异,P值>0.05。
1.2方法
对比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模式为针对性护理:(1)手术前护理: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详细的与麻醉医生沟通,同时了解与掌握病人实际情况,即为既往疾病史、过敏史等,根据病人实际病情结合现状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适合的手术气管导管。(2)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病人手术情况,并辅助麻醉医生处理各种突发以及紧急事件,同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协助麻醉师选择用药,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要详细的清洗病人呼吸道,同时将病人口、鼻处的残留以及分泌物清除,在手术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要及时的调整麻醉用药,并使用缩血管药物,待到病人恢复到以往正常状态以后在进行手术治疗,否则要即可终止手术。(3)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以后观察病人麻醉复苏情况,同时观察病人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自主呼吸等自主反射恢复情况,如果病人发生异常要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最大程度的降低与控制病人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此外,手术结束以后护理人员要将病人送回病房,观察病人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效果。(1)拔管时间。(2)苏醒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22.0版本),计数资料(率)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拔管时间
对比组:病人拔管时间为13.74±1.93天,研究组:病人拔管时间为9.27±2.05天,对比组病人拔管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2苏醒时间
对比组:病人苏醒时间为10.38±1.83min,研究组:病人苏醒时间为7.01±1.25min,对比组病人苏醒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3讨论
外科是我院乃至世界各大医院中均属重要科室,此科室主要收治一些因外伤、肿瘤、身体器官实质性疾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为主[4]。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与提升,手术治疗方式属于常用的治疗方案以及手段,这种治疗方式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安全性也有所提高。虽然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逐年增高,但这种治疗方式为有创操作,属于创伤性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病人要认同剧烈的疼痛感,给病人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病人生理与心理因此出现应激反应,为此要实施有效的麻醉处理[5-6]。在以往麻醉中,全身麻醉为首选方案,这种麻醉方式在实施以后病人体会不到任何疼痛,但会给病人身心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提升麻醉复苏的效果以及成功率,为此要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以往护理中,常用护理模式为传统常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虽然有效,但效果一般。为了提升护理效果,我科室则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式是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实施有效、对症的护理配合,而且这种护理方式不仅仅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同时也实施在术前、术后护理中,在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主动探视病人,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提高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对于手术以及麻醉的认知程度,进而提升护理以及治疗配合程度。通过术中护理,在实施过程中以体位配合、调节温湿度、减少不必要暴露器官给予病人最终,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手术安全性以及提高手术顺利性,降低术中意外发生率。通过术后护理,以观察病人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自主呼吸等自主反射恢复情况为主,可降低病人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证实:(1)对比组病人苏醒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2)对比组病人拔管时间与研究组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由此结果可以证实研究组所使用的护理方式能够提升护理效果,缩短苏醒时间。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实施手术室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此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参考文献
[1]郑秋艳.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老年气管插管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4):728-730,734. DOI:10.3969/j.issn.1005-3697.2020.04.44.
[2]张娜,侯晓敏,刘敏.嗅物位气管插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139-141.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0.18.053.
[3]傅盈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复苏期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31):237.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31.192.
[4]陈婧,向庆莲.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1例全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行颌下进路气管插管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24):176,180.
[5]潘紫云.护理干预减轻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术后不适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9):209-210. DOI:10.16286/j.1003-5052.2019.09.090.
[6]刘金菊,刘素娴,吴美娜.基层医院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0):105-107.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