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 雍斌
[导读] 对临床腰间盘突出症具体进行治疗过程中,单一针灸和联合针刀的治疗方法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有关疾病应用相应方法的效果是否产生鲜明不同。
 雍斌
 (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目的 对临床腰间盘突出症具体进行治疗过程中,单一针灸和联合针刀的治疗方法效果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有关疾病应用相应方法的效果是否产生鲜明不同。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该症患者中,随机的采取90例患者开展临床相关研究,然后所有患者按照分组要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人数、疾病等各项情况高度接近分别采取不同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针灸治疗,观察组联合采取针刀治疗,评价临床分别开展干预之后的治疗效果,收集干预前后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分析最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开展临床治疗之后发现了一个鲜明的差异现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明显要更高(P<0.05),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前一阶段所有患者VAS评分并无统计学不同(P>0.05),但开展治疗之后,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改变,要比之前一阶段的评分更低,尤其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证明其疾病改善情况更佳。结论 临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针灸结合针刀的方法要比单一针灸治疗的效果好一些,可依据实际选择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改善现有的疼痛等问题。
   关键词:针灸;针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研究对比;
   引言:
   临床各种骨伤科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也相对较为普遍,其疾病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疾病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带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包括但不限于腰痛、下肢牵涉痛、麻木为主的各种症状,对其自身现有健康与生活造成危害,需要积极开展治疗干预[1]。一般治疗的过程中,此类疾病都是采取保守治疗或者是理疗,只有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开展手术治疗,因此中医治疗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日益明显,开展治疗活动也具备着一定的必要性。一般来说,针灸和针刀等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促进患者局部功能的恢复,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改善患者现有的临床症状等问题[2]。针对这一特点,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着针灸联合针刀的方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行对比,从而评价最终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为疾病治疗提供一定支持辅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本院所收治相关群体中选取,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45)。患者年龄在24-64岁之间,平均(39.7±3.1)岁,经过临床明确诊断,有CT、X线摄片或者是MRI的影像学结果辅助临床诊断,伴有腰痛、下肢酸痛等典型症状,病程在0.5-6年之间,平均(2.17±0.31)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相关情况高度相似(P>0.05),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意味着开展相关治疗效果的对比具备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针灸治疗,选取腰阳关、秩边、环跳、委中、风市、殷门、承扶、承山和阿是穴,清洁局部卫生、消毒之后选取无菌毫针针刺。伴有肾虚、气血亏虚可以辩证增加其他穴位,均按照这一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每日一次,持续治疗一个月。观察组患者与此同时选择针刀治疗,选取俯卧位腹部垫枕,避免患者出现不适感等问题,同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方便针刀操作。清洁皮肤之后局部浸润麻醉,然后利用针刀松解韧带,在局部位置棘突正中透皮,至上位棘突下缘骨面后,紧密贴着骨面松解韧带,再松解侧隐窝,在病变位置正中线旁开一寸穿过组织直达椎板,紧贴内侧骨面铲切[3-5]。最后松解横突间韧带,而后在局部位置上一棘突尖的正中线旁开三寸刺入针刀,一直到横突骨面之后,然后在其下缘逐步剥离韧带。相关操作结束之后局部位置按压三分钟,无出血后用创口贴覆盖局部,每周进行一次,连续治疗四次。
   1.3观察指标
   对临床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干预前后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当开展一阶段的临床治疗之后症状完全消失,运动功能、生活功能恢复正常,可以评价为显效。治疗之后症状明显缓解,活动功能受限大部分消失,大部分运动都能正常进行,则可以评价为有效。但如果治疗之后,其运动功能较差,没有明显的症状缓解,甚至继续加重,则需要评价为无效。VAS评分方面,分数数值显示的越低,则表示疼痛情况越轻,对患者来说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也会更小一些[6]。
   1.4统计方法
   以SPSS.20.0统计,以t和检验,当P<0.05时,有意义。
   2.结果
   在通过一定的措施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更好(P<0.05),而在VAS评分方面,治疗前二者并无明显不同(P>0.05),但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最终的VAS评分明显更低一些(P<0.05),两组治疗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在临床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针灸、针刀等治疗方法的应有较为广泛,从效果上来说也相对要更好一些,通过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疾病的改善以及治疗方面来说影响更加积极有效。针灸治疗简单安全,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方法,具备一定优势,但是疾病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呈现正相关,故而在具体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要注重联合其他方法的治疗应用[7-8]。相较而言,针刀疗法具备着一定的优势,应用的过程中,采取针刀松解的方法可以明显的改善局部血运,从而减轻局部肌肉组织僵硬、紧张、血流减少等问题,改善血运情况,起到一个舒经活络的作用。通过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之后,总体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提高,最终治疗有效性也可以得到提升,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性情况。
   如上所述,选取针灸联合针刀治疗的方法取得的效果比单一应用针灸更好一些,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总有效性等方面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海国, 冷洪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探究[J]. 饮食保健, 2019, 6(019):94-94.
[2] 刘廷玲.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 000(010):P.86-86.
[3] 叶武汉, 曾伟权. 针刀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v.12(02):113-116.
[4] 肖伟, 龚明发, 向文海. 肌筋膜松弛术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 2019, 40(007):902-905.
[5]钩针刀治疗和封闭治疗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对比研究[J].金志高,王灿经.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91) .
[6]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邱祖云,贾雁,李石良.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9(06) .
[7]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金国强,朱勇,李劲松,姚卓立,曹锦瑾,王建芳.中国民间疗法.2020(02) .
[8]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J].高张军,李永红.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07)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