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可 秦丽萍 秦娅丽通讯作者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特征,探索全科医疗科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中的定位与发展,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全科[作者简介:王可可,护理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E-mail:1179684123@qq.com
通讯作者:吴娟,副主任医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E-mail:18717756893@163.com
]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全部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回顾性分析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信息,采用基层医疗国际分类第2版(ICPC-2)进行疾病分类。结果 全科就诊患者共计2546人次,其中,男1303人次(占51.17%),女1243人次(占48.82%);年龄13~96岁,平均年龄为(67.6±16.08)岁;患病人次最多的前5位疾病分别是冠心病(310人次,12.27%)、高血压(262人次,10.29%)、肺部感染(229人次,8.99%)、心绞痛(215人次,8.44%)、心肌病(148人次、5.81%)。 就诊人次最高的前5位疾病系统分别为心血管系统(827人次,32.48%)、呼吸系统(425人次,16.69%)、神经系统(375人次,14.73%)、消化系统(348人次,13.67%)、内分泌系统(233人次,9.45%)。结论 全科医疗科服务对象涵盖范围广,疾病种类多,为三级综合医院不可或缺的部分;全科医疗科不仅具有临床服务的功能,而且兼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加快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的发展对医院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分级诊疗;综合医院;疾病分类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它与医学各种专科分工合作,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全科医疗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全社会提供连续、综合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是中国医疗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1,2]。自2009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综合医院成立全科医疗科[3,4],使其发挥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疾病预防等作用。为响应国家号召,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7年12月成立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科医疗科,科室集门诊与病房为一体,保障患者诊治的及时性、连贯性,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该科室成立初共计19名全科医护人员,其中主任医师1名,住院医师5名,护理人员13名,根据科室后期就诊疾病及就诊人数调整科室医护人员以更好的服务患者。本研究对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基本情况和疾病特征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全科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全部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获得样本量为2546人次。
1.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电子病历档案中记录的患者基本情况和疾病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日期、就诊原因、诊断和复诊等情况,采用基层医疗国际分类第2版(ICPC-2)进行疾病分类,若同一患者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时,按出院第一诊断为主。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进行核对整理,使用SPSS20.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的就诊患者共计2557人次,其中11人次因疾病信息不完善视为无效病例,实际有效的就诊患者共计2546人次,其中,男1303人次(占51.17%),女1243人次(占48.82%);年龄13~98岁,平均年龄为(67.6±16.08)岁,其中0~15岁者7人次(占0.27%),16~30岁者70人次(2.75%),31~45岁者156人次(6.13%),46~60岁者573人次(占22.51%),61~75岁者745人次(占29.26%),75岁以上共计995人次(占39.08%);初诊患者1303人次(占51.18%),重复就诊患者1243人次(占48.82%)。从年龄分布统计分析,全科医疗科的就诊患者随年龄的增加呈阶梯型增长,65岁以上患者人群占比较高,为全科医疗科的主要人群。
2.2疾病种类构成及顺位
.png)
表1为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人次最多的前15位疾病,其中包括疾病种类及顺位,按顺位排序患病人次最多的前15位疾病分别是冠心病、高血压、肺部感染、脑梗塞、心肌病、糖尿病、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眩晕综合征、肠胃炎、癌症、贫血、神经官能症、呼吸道感染,前15位疾病患者人次占总人次的74.69%,其中冠心病患者人次最多,共计310例,为最常见的疾病,占全部疾病人次的12.17%。
2.3疾病系统构成及顺位
表2为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医疗科所有就诊患者疾病系统的分类及顺位,该科室的患者疾病系统几乎涉及所有疾病系统,其中心血管系统的比例最高,共计827例,占全部健康问题的32.48%,其次分别为呼吸系统16.69%、神经系统14.73%、消化系统13.67%、内分泌系统9.15%。
.png)
3讨论
3.1 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三甲医院)全科医疗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全部就诊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疾病特征,统计的有效就诊患者共计2546人次,其中男女比例为1.05:1,男女患者人数基本一致,年龄分布从13~98岁,分布广泛,其中,患病人数随年龄的增加呈阶梯型增长,65岁以上患者人群占比较高,为全科医疗科的主要人群。从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可以看出,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服务对象涵盖范围广,不分男女老幼。另外,初诊患者与复诊患者的比例大体相同,大部分患者连续就诊于同一个医疗小组,体现了全科医疗科连续性照顾的特点[5,6]。本次研究表明大部分就诊疾病可以在全科医疗科诊治,与统计结果[7]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仅半数需专科医生处理,半数患者可以完全由全科医生诊治解决相一致。本次研究发现,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就诊患者中年龄小于15岁的人数很少,中青年居多,主要原因为西安医学院二附院为三级综合性医院,相对于专业儿童医院,大部分家属会需选择专业性较强的儿童专科医院进行就诊,该情况与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全科的就诊患者年龄特征相似[2,8]。另外,相对于其他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疗科,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的就诊人数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医疗科开设时间较短,宣传力度不够,而且目前全科医疗科的看诊医生相对较少,很多患者及居民不了解全科医疗科,鉴于该情况,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及居民的宣传力度,及时调整对全科的医护人员人才储备,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的服务患者。
3.2 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就诊患者的疾病种类范围广泛,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疾病,就诊人次最高的疾病为冠心病,共计310例,占总人数的12.17%,其次分别是高血压、肺部感染、脑梗、心肌病、糖尿病、心绞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眩晕综合征、肠胃炎、癌症、贫血、神经官能症、呼吸道感染,前15位疾病患者人次占总人次的74.69%,大部分疾病为慢性病。该结果与邱艳[8]、周仲华[2]等人的调查结果不一致,邱艳等对浙大一院全科就诊患者疾病统计,前5位分别为腹痛、胃炎、高血压、乏力和糖尿病,周仲华对海口市人民医院全科的调查结果为咳嗽、产前检查、病情进展随访、发热和胃痛,与王慧[9]等人对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调查结果相似,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全科医疗科开科时间短,就诊样本量少,另一方面,主要是西安医学院二附院处于几个大型社区的中心,辐射范围广,患者就诊距离短,行使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责任,大部分患者未在当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就诊,直接到医院全科进行就诊,因此,该科室的多发病、慢性病等常见疾病较多,该结果也表明了全科医疗科在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慢性病患者只需要到全科就诊就可以解决多系统问题。表2统计结果显示,该科室的患者疾病系统几乎涉及所有疾病系统,其中心血管系统的比例最高,共计827例,占全部健康问题的32.48%,其次分别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这与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疾病特征相似[10-13]。该结果表明,全科医疗科的设置可以减轻三级医院专科的压力,也节省患者就诊时间,当患者同时患有多系统慢性疾病时,不用到医院多个专业科室就诊,全科医疗科可以提供诊断治疗,经过全科医生筛选或当全科医生难以治疗时,再由相关专科医生处理,确保专科医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专科病人的治疗服务,保障专科治疗质量。该“先全科,后专科”的医疗模式不仅可以节省患者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对于医院而言可以改善就医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医患纠纷的风险[14]。另外,对于不确定自己疾病、不知道该去哪个专科就诊的患者,全科可以提供首诊服务[15],对患者的疾病可以起到正确、专业的分诊作用。
3.3全科医疗科在三级综合医院的定位与发展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慢慢进入了老龄化,而且未分化疾病逐渐增多,现目前全科医疗科就诊患者服务对象涵盖范围广,就诊疾病种类多,患者疾病系统几乎涉及所有疾病系统,全科医疗科俨然已经成为三级综合医院不可或缺的部分,更加全科的设置不仅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医院医疗发展的需要以及解决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情况[16]。基层首诊是理想的医疗保健模式,但目前由于基层全科医生服务能力有限,百姓对基层医生的信任度不高,我国的医疗体制也不能限制患者的自主择医,而且全科医生的工作,相对于全科的理念较偏离,所以很多患者比较倾向于到三级医院就诊[17],这种情况下,全科医疗科的作用便越发突出。笔者所在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周围毗邻大型社区,医院全科医疗科便承担了周围大部分居民的首诊服务,扮演着医院“守门员”的角色,在院内起到分级诊疗的作用,引导患者按“先全科后专科”的模式就诊。
综合医院建立全科医疗科不仅在医疗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全科就诊患者疾病种类多,疾病系统分布广,疾病诊断情况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加疑难复杂,更适合于对全科医师和基层全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笔者所在医院便承担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承担着陕西省3+2助理全科医生理论培训并提供临床实践基地,在进行全科医疗工作的同时,对助理全科医学生进行全科医学的理论讲解和临床实践的指导,主要的培训方式为专题讲座、典型病例分析和全科病房教学查房。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步伐,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三级综合医院科室完善,医护人员学历层次和科研素养较高,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较多的样本进行疾病研究分析,[18]相对于基层医生而言,具有更好的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全科医疗科综合性、连续性的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疾病从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整个过程有个全面清晰的掌握和认识,对于疾病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医院全科医疗科在进行医疗工作的同时,也相应进行着慢性病和流行性疾病的研究,通过分析大量患者疾病特征,确定疾病致病因素。
综上所述,全科医疗科服务对象涵盖范围广,疾病种类多,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的建立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同时,全科医疗科不仅具有临床服务的功能,而且兼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加快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的发展对医院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运运, 徐静, 周亚夫,等.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5): 2201-2203.
[2] 周仲华, 黄文娟, 陈仕银,等.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疗门诊患者就诊原因及诊断情况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3):2652-2655.
[3]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Z]. 2018.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Z]. 2018
[5] 王荣英, 李峰, 支晓, 等. 基于门诊就诊疾病谱分析的综合医院全科医疗科在分级诊疗中的定位与发展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2016, 19(28): 3417-3421.
[6] 刘建琼, 任文, 史炜, 等. 依托综合性医院的社区全科门诊就诊情况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13, 25(04): 71-72+80.
[7] 戴玉华, 乌正赉. 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0(02): 99-102.
[8] 邱艳, 任文, 刘颖, 等. 城乡全科门诊就诊患者特征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31): 3787-3791.
[9] 王慧, 江孙芳, 汪志良, 等. 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4年疾病谱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02): 32-34.
[10] Probst J C , Moore C G , Baxley E G , et al. Rural-urban differences in visits to primary care physicians[J]. family medicine, 2002, 34(8): 609-15.
[11] Simon M, Kim H, TAmanda T,et al.Problems managed by Australian general practice trainees: results from the ReCenT (Registrar Clinical Encounters in Training) study[J]. Education for Primary Care, 25(3):140-148.
[12] Moth G , Olesen F , Vedsted P . Reasons for encounter and disease patterns in Danish primary care: Changes over 16 year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Care, 2012, 30(2):70-75.
[13] Out-of-hours demand in primary care: frequency, mode of contact and reasons for encounter in Switzerland[J]. Journal of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1, 17(1):174-179.
[14] 王尚才. 大型综合医院开设全科医疗门诊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07): 605-606.
[15] 匡莉, Li Li ,梅洁. 全科医疗核心特征功能、高绩效作用机制及其政策涵义[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6, 9(01):2-10.
[16] 潘志刚, 祝墡珠. 浅谈三级综合性医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的措施与建议[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05): 345-346.
[17] 郑嘉堂, 董爱梅,迟春花. 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的意义及角色定位探讨[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05): 346-348.
[18] 吴冬梅,葛许华,何娟媚. 分级诊疗模式下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全科医学科的必要性分析[J]. 中国医刊, 2019,54(10):1158-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