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勇
黔西县白泥中学 551523
摘要:现代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探究性运用到数学课堂上,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数学潜能,强化学生实践互动体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探究其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解教材或是习题,而学生表达、交流的时间较少,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现代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强调了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1 探究性学习符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在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得以互换,课堂教学也不再是教师单方面讲解知识,而是需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其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探究能力
1.2 改革学习方式、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所需要的人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探究性学习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帮助学生解决教材文本之外的数学问题。
2.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运用
2.1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的思维去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的提问主要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关联的学习要素构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如教师提出:“同学们,两个什么形状的三角形才是三角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而不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要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各种性质进行探究。同时,在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如三角形的角度、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对角线等,使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2 构建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初中数学内容简单而又灵活。虽然学生在掌握大量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却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当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教室可以先讲解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在学生掌握之后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符合两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多样的,但是在学生未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之前,教师不要进行思路的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探究。如果某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一定要认真地观察,并跟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其正确的指导。当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仍然没有给出答案,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提出一些条件,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保证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2.3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探究性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方法具体包括操作、猜想、观察、类比、引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探究性是非常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在提出问题之后也不能直接给予学生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借助现有的资源进行探究、查找,以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以操作式探究性学习方法为例,通过实际的操作可以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和感受,如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白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引导学生分析其性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否平行?”学生进行对折之后,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得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引导学生观察五边形、六边形等,以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拓展学生视野。又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探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决方法,进而从中获得不同的思维。由于学生自身经验的限制,学生数学方面的思维就变得非常狭隘,无法及时地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这时教师要注重教学引导,强化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会。
3.结语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到地将探究式学习方法和数学学习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以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晶.论探析性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30-131.
[2]孙振东.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8(05):70.
[3]林艳玉.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8(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