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邵国良1 张恩慧2 张浩3
[导读]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邵国良1  张恩慧2  张浩3
        1身份证号:320882197002281630,陕西省
        2身份证号:370686199207175527,陕西省
        3身份证号:41090119900421451X,陕西省
        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来看,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对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立足建筑工程管理实际,认真探讨安全管理的意义以及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安全管理能够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管理内容,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我们除了要关注工程质量,更要将注意力放在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上,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要将安全意识深深植根在每个员工的脑海中,更要加强相关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将所有的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中。只有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快建筑进程。
        1.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不但是重要的管理措施,也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关系到安全管理和建筑工程的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以及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强化安全管理,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能够解决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使建筑工程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能够得到突出,并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夯实,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效果,推动建筑施工项目的发展,使建筑施工项目能够掌握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细化管理对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具体管理标准: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合格率达到 100%,安全管理工作的优良率达到90%以上,不允许发生死亡和重伤等重大事故,普通工伤事故率要在 0.2%以下。在安全管理中,既要重视安全管理原则,同时也要做好预防管理和综合治理,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够在管理理念上得到更新,在管理环境上得到改变,在管理实效性方面得到提高。对于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树立起来,能够在安全管理技能、安全专业水平和安全管理质量方面达标[1]。同时,还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在推进中,能够在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的全面性方面达标。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严格按照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社会中,在施工场地出现的安全事故,大多是因为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许多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将施工重心都放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效益上,导致施工单位内部没有规定的安全制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监督部门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不足,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监督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是尊重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体现,稳定人心,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工作效率。
        2.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强调施工质量,忽视安全,导致施工人员对人身安全也缺乏重视,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管理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及时进行安全培训,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比如不佩戴安全帽。更有一些老员工凭借自己经验多,无视安全规范,擅自执行危险操作,这些情况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负责任。
        2.3建筑安全生产技术不高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建筑工程主要的安全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的生产水平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近几年来,建筑工程中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复杂项目越来越多,同样,对安全生产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4施工中的材料和设备不合格
        建筑工程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材料所决定的,施工材料不合格会对施工人员造成生命危险。目前的建筑工程中,缺乏对施工材料质量把控与设备检查的重视,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人身安全还会降低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设备如果没有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容易导致设备损坏,延长工程周期,造成意外事故[2]。
        3.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强化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基于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了解,安全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对安全管理工作有全面的认识,需要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强化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使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推进落实过程中,能够根据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同时能够结合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细化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通过转变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思维,能够满足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要求,使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根据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开展工作,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实效性方面得到提升。
        3.2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素质
        考虑到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安全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推动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对整个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素质提升过程中,应当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整个培训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得到提升,同时能够按照培训的要求和培训实施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使整个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和水平能够得到提升,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3]。
        3.3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机制
        基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同时也是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和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应当围绕着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安全管理特点,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机制,使整个安全管理机制在针对性和全面性方面得到提升。
        3.4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与监控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在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对建筑材料的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以及质量检测报告进行严格把关,经过多方签字才能正式购买。购买之后,也要由专人负责,一旦建筑材料出现丢失,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有相应的负责人承担责任,并负担所有损失。
        4.结束语
        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努力,共同打造高标准的建筑质量。面对各种意外情况频发的现状,相关企业应始终坚持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高内部员工安全意识,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涛. 浅谈建筑工程中监理的安全管理工作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 2463.
        [2]王宏伟. 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 2764.
        [3]王浩.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 3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