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干部培养及其自主管理班级能力提升思路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李泠萱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李泠萱
        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湖南省长沙市410100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努力从班级管理的主导者转变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教师要培养一支有能力、有威望的学生干部队伍,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这支队伍将由班里的学生挑选、培养、任命和评估。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的影响下,除了基础知识的教育外,更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自主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入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自主能力培养方面,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的全面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公开竞选;表率;职责;优化

        在初级中学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我管理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初中班干部的培养和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行研究。通过对培养初级中学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具体措施的总结和分析,明确了初级中学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现状和未来培养的主要方向,使初级中学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实现更加重要,实现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良好发展。本文总结了相关策略: 第一,参与班干部选举,提高管理的主动性; 第二,发挥班干部的主导作用,使他们逐步树立威信; 第三,落实班干部的职责,重点落实任务,才能完成任务。
一、参加班干部竞选——提高主动性
        从初中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来看,许多问题和不足不仅与家庭教育有关,还与中学前的学校教育有关。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直接任命的方式让一些学生做班干部,这样选拔干部的方式一方面不利于激发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存在“群众”基础不稳定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班干部的选拔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为学生进行公开选举。在公开竞选活动中,每个参加竞选活动的学生都会走上讲台发表竞选演讲。在竞选演讲中,学生们互相了解,发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无论演讲是否成功,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而在公开点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参加班级干部选举的学生,有些激动,有些表情为不安,当结果公布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控制的喜悦。这些变化使得阶级干部在竞选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从参与动机的角度看,通过公开竞选演说选出的班干部也为班干部发挥自主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种选择有助于激发他们积极管理班级的兴趣。例如,在一次公开演讲活动中,一名学生想要成为学习委员会的成员,但因为投票失败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参加了自己的纪律委员会职位的选举,并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作为纪律部队的一员,他也很有能力。他在班级事务管理上也表现出特殊的严肃性。是他自愿选择当纪律委员会委员的。他将充分发挥他的全部能力来完成管理任务。

由于这个职位来之不易,他比其他人更看重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二、发挥带头表率作用——树立威信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是说班干部要想自主管理好班级,他就得有威信,有威信才会实现“说话有人听,安排任务有人干”,才能完成班级管理的任务。那么,班干部的威信从哪里来?首先,实践证明,通过公开选举产生的阶级干部这种方式,自然具有一种威望。因为学生听了他的讲话,觉得他真的有能力,也是全心全意地关注班级,为了学生,所以班干部布置任务,学生自然会积极配合,以便能够更顺利地完成任务; 第二,班主任的信任和支持也是班干部树立威信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三,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干部能够发挥领导作用,请别人先做自己的事,他会在安排事情时积极跟进,努力完成。这也是建立权威的有效方式。如果班干部违反纪律,等同学要接受处罚,并诚实地向班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自我成长中一次又一次,提升自己的威望,使自己的能力在班级中独立管理“润物细无声”得到提高。
三、落实班干部的职责——聚焦执行
        为了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提高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教师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班级管理的工作“一脚踢”“高控制”,而是应该把每个岗位的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应的班委会成员身上,让他们担负起班级日常管理的重担。在班干部的自我管理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不需要在班干部中设立单一的班长,而是让班委成员轮流当班长一周,以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班主任可以通过每周班长与班长沟通每周班级管理目标和要求,独立安排和协调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班委成员完成个别任务,并向班主任报告班委成员的任务完成情况。例如,每周班长应监督安全监察员管理班上学生的日常安全行为和健康事务,班长应监督每天的午休和自学纪律。班主任还应积极采取措施,优化班干部队伍,加强班干部培训,不断提高班干部的自主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以实施班级自我管理模式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校园各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又要结合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本文总结的培养班干部、提高班干部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是我近年来班级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希望能为同事们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木香. 初中班干部培养及其自主管理班级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J]. 读写算, 2018, 000(026):58.
[2]刘思群. 初中班干部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实践四步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 000(015):18.
[3]杨洪. 培养班干部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J]. 进展, 2018(9):38-38.
[4]赵晶晶. 国际化民办学校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  2019.
[5]张敏. 关于初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探讨[J]. 考试周刊, 2018(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