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构想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韦晓妹
[导读] 解题方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韦晓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沛鸿小学,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解题方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小学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能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小学数学;方程教学;策略探讨

        小学五年级解题方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初级中学与小学解数学方程的思想和基础相统一,小学解数学方程的教学时间减少。小学数学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样的教材编排和上课时间安排不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也不能有效地吸收课堂内容。由于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能真正把握解方程教学的核心要点。此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常常忽视课堂教学后知识点的强化和巩固,不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与解方程有关的知识。以下是我对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学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五年级解题方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初中与小学统一了解决数学方程的思想和基础,缩短了小学解决数学方程的教学时间。小学数学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样的课本编排和上课时间安排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也不能有效地吸收课堂内容。由于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能真正把握解方程教学的核心要点。此外,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往往忽视课堂教学后知识点的强化和巩固,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与解方程有关的知识。以下是我对教学的一些想法。
二、解方程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在小学数学中,解基本方程时,要求先变换方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省略解题步骤。这导致了两个极端。一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写得太长太乏味,方程上下起伏,导致一些学生在解题、抄错数和计算错误上分心。如,2x+3=15,先写成2x+3-3=15-3,再写成2x=12,然后还要写成2x÷2=12÷2,最后才写成x=6,一道题在解题过程中要写四个步骤,很容易出错;而另一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直接写答案,这不能反映思维过程。
三、重视对解方程的过程教学
        一旦你知道了方程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你就可以解出方程了。解方程的重点是举例说明和练习,前两个理论比较多,解方程就是做题,实践出真知,做题很重要的积极性。另外,在求解方程后,要养成测试的习惯,将得到的答案带回原来的公式进行测试,以避免错误,提高准确性。下面简单说一下我做得例题讲解:例1:x+30=50。解:x=50-30,x=20.评析:x+30=50求x,可以两边同时减去30,根据方程的性质,等号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的结果仍是等式。结果为x=20。例2:2x+3x=50。解:5x=50,x=10。

评析:2x+3x=5x,5x=50,求x,两边同时除以5,就可以得出x=10。应该注意对例子的解释,从简单到难,难为开始会打击学生的热情,完成样本后,可以让他们戴上耳机,叫学生在黑板上解决问题,孩子这个年龄的好胜心很强,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把题目给孩子表扬,他们会觉得很有“面子”,下面的同学羡慕自然然后再试着也想解决问题,总想有一些“强”在班上只能取得进步,帮助学生找到几个对手和朋友的对象是很有必要的。
四、注重对方程的实际应用
        我学过方程式,但学方程式有什么用?方程可以帮助解决应用题,而应用题可以说是与数学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如果说数学是学习的工具,那么方程式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这使问题更容易理解。例如:每个孩子都有四颗草莓,母亲带来的草莓总数是20颗,问家里有多少孩子?设家里有x个小朋友,列出方程4x=20,得x=5.所以家里有5个小朋友。只会解方程是不够的,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列方程还是要多做题,做的题目多了,自然就懂得了其中的规律。
五、要适当降低难度,把解决应用问题和计算方法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由于学生尚未学习正负数和分式方程的有关知识,因此a-x=b和a÷x=b类的方程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故而教材将它们回避掉了。只出现了未知数x做加数、被减数、因数、被除数。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在练习题上却依旧出现a-x=b和a÷x=b类的方程题,学生迷茫。再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如“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水星绕太阳一周要用多少天?”根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理念,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列式时尽量顺向思考,那么,找到等量关系式列“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水星绕太阳一周的4倍=所多的13天”列出方程“365-4x=13”是恰当的方法。
        如:365-4x=1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左边加x右边也加x即365-4x+4x=13+4x,365=13+4x,13+4x=365然后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继续做。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解方程式的变化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将方程式的性质与解方程式的原理进行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方程式。在“等号左边加、减、乘或除以一个常数(在除法里0除外)”,根据平衡的需要“等号的右边也同时加、减、乘或除以同一个常数(在除法里0除外)”。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学生同步学习,不能因为他是一个“责人以严,待己以宽”的教师,事实上,学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我们应该有一双眼睛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努力去培养,让他们发光发亮。
参考文献:
[1]丁玉芳.基于五星教学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五年级《解方程》单元为例[D].2018.
[2]任擎宇.对小学数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000(012):52-53.
[3]杨昊书[1].《式与方程》教学设计[J].读书文摘(中),2018(3):114-114.
[4]梁翠玲.《简易方程》教学设计[J].科普童话,2019,000(044):P.86-86.
[5]田茂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解方程教学[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00(00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