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杨旭恋 史晓峰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杨旭恋  史晓峰
        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运用分层教学法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阐述了分层教学的意义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层教学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分析了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实现了 根据自己的能力教授学生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在中学物理的学与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在同一堂课中,也是由同一位老师教的,但最终会有不同的结果。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结果相对较好。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相对落后[1]。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根据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来教班级不同的学生,最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能跟上进度,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无法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采用分层教学法,并将其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
一、初中物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
        首先,有人说没有两片叶子完全一样,当然也没有两个人完全一样,甚至双胞胎也有不同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相同,就会有些学生很好地掌握,有些学生则不了解。 在远古时代,人们提倡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教学生,而物理学是一门容易引起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学科,因此进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随着物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物理概念也在不断更新[2]。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必须改善甚至打破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物理技术。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具体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和兴趣程度,科学和学生的合理分层。学生可以分为三个等级,A,B,C,这是一个更好的体育学习水平的水平;b级为体育学习中级水平的学生; c级为体育学习的一般水平,学生的体育基础较弱。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三个层次可以相互调整,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上上下下。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后,教师会给学生特定的指导,使不同级别的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困难,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3]。
(二)对目标进行分层
        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之后,在上课时,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该水平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学基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使该水平的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对于B级学生来说,这个级别的学生占多数,是班级的骨干,与A级学生相比,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有一些不足,并且缺乏自制力和毅力[4]。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着眼于提高该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物理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C级学生来说,这一级别的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早期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的限制,导致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毅力和自律性。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应低于现行教学标准,并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思想疏导教育,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使他们掌握基本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路”这一内容时,一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根据电路混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来混合电路设计;B等级的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混合电路,而C等级的学生则需要了解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理论。
(三)对内容进行分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时,还需要将教学内容分为几层。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简单到困难,从浅到深,以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物理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物理实验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C级学生仅需参加验证实验;乙级学生只需进行验证实验,然后使用相关设备进行探索性实验;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设计实验来测试他们的想法,而老师则积极提供大胆创新的平台[5]。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以“凸透镜成像”的教学内容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三组,然后合作开展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师应鼓励年级的学生。 A根据他们的凸透镜成像实验进行大胆的创新,而B年级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发挥全部潜能并努力被A年级考虑; 对于C级学生,老师将指导并帮助他们达到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要求。
(四)分成式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来教授。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在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每个级别的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在教学的“电路连接”部分中,老师首先清除实验所需的设备,包括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三个开关,四个电池和多条电线,然后让学生进行设计自己的电路。在提供实验室设备时,教师可以为A级学生设置障碍,例如有缺陷的灯泡或灯座,以便学生可以在B级学生的指导下准确地识别故障点并发展其对B级学生的“万事万变”技能。教师,他们可以设计至少两个电路连接并绘制相应的电路图,以便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可以通过讨论通信方式以及简单的并联电路和简单的电路图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 每一位老师都要明确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并在理论指导下,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思维规律的需要出发,进行教学。 开展有针对性,针对性强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学的作用,缩小各级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钱锋.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 读天下(综合), 2018(7):129-129.
[2]李长军.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3):0073-0073.
[3]王孜孜.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 文理导航, 2020(14):35-36.
[4]潘燕燕. 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 视界观, 2020, 000(007):P.1-1.
[5]董政委, 温文贞. 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精品, 2020, 000(002):P.11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