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波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张家塞乡下资学校413000
摘要:数学学习通常侧重于知识的逻辑和规律性,而在小学教授数学概念并不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同时,它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技能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概念时,他们可以使学习更加活跃和有目的性。因此,重视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尽可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最终帮助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注意的问题及经典的案例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新方法,这些方法的引入使我们的数学教室更加灵活和丰富,并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的小学数学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传统的数学课堂通常以教师教育为基础,学生被动接受,而学生的数学学习仍然是“满堂灌”和“满堂练”。其次,老师控制教室的能力是有限的。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但是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以问题为主线把“问题”贯穿于整个概念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回答问题”。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完成了数学概念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欲望,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强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学习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和技能。如果没有数学概念,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没有数学的概念,数学教育和研究就无法正常进行。因此,数学概念的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基础,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后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帮助开发数学课程。
数学学习非常逻辑严谨,因此数学计算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和思维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概念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引起了教师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数学概念在促进数学发展中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3帮助学生发展学习技能。
提高数学计算技能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数学概念,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技能,而且还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它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和学习技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2.强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措施
小学数学相对简单,缺乏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而学生则应着重于提高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注意概念教育的日常生活。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仍缺乏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更直观的理解。因此,在讲授概念时,教师应尝试为学生创建“三维”场景,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概念。其次,在概念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例如,我们学校共有155名一年级学生。今年春天,学校将为一年级学生举办春季郊游。目前,学校可搭载5辆车,每辆车最多可搭载32名学生。 “可以乘坐每辆车。这次春季郊游可以有多少个一年级学生参加?”
不难确认这个问题的设置为我们的概念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通过问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整合和记住他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
2.2专注于概念教育的解决方案策略
教师必须在概念课程中处于“中等难度”,并根据学生近期发展领域的基本原则进行设置。概念教学设置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的“暴露”和“直接”,也不能过于的“隐蔽”,避免造成学生难以发现问题。其次,在设计概念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循教科书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必须坚持从简单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描述深刻事物的原则。
例如,在教学内容的《圆的周长》部分时,老师可以设计问题的下一个方面,并指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首先:“公园在花坛周围做成了圆形的花床和围栏。请问篱笆有多长呢?”学生:“可以用绳子在围栏上循环。测量绳索的长度。这是围栏的长度。是长度。”第二:“如何找到圆形纸片的周长?”学生:“将圆纸放在尺子上并滚动。
通过不断的“猜测、操作、验证、总结,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始终至少是其直径的三倍。本课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3.结论
简而言之,良好的教学实践离不开师生互动。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使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有章可循。随着事半功倍,小学概念教育对提高小学数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付冬梅.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现[J].大学教育,2014(04):1-3.
[2] 张奠宙,张荫南.新概念:用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J].高等数学研究,2004(03):8-10.
[3] 卢建川.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复数教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的重构[D].广州大学,2016.
[4] 韩旭里.问题驱动的数学教育观及其教学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04):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