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十三中学,广西柳州545012
[摘要]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实验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扩大物理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法的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和体育素养的提高,仍然需要初中物理教师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在提高课堂优势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因为初级中学物理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物理知识,而且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物理知识。运用实验教学方法,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一、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只需要记下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内容、课堂互动的程度很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未提高。实验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这种状况。首先,教师在应用实验教学方法时,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配合物理理论,与学生互动,推进实验。其次,在应用实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效地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知道物理理论知识具有相对直观、清晰的认识,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实验的进步。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初级中学学生都有很重要的学习任务和很大的学习压力。初中物理也是一门非常抽象、难懂的学科,只有运用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实用物理实验,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举个例子,纸杯烧水的测试会让学生们想:“为什么纸杯里的水能烧开,而纸杯却完好无损?”这样的小实验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掌握相应的实验原理。
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通过演示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
初级中学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知识的相对抽象术语的研究中,这将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光学和电学的知识,只有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学生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物理实验的合理应用来加深学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凸透镜成像定律”的教学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凸透镜覆盖在透镜的上部,或凸透镜的下部受到损坏,或者一只虫子飞进凸透镜,那么凸透镜是否能够保证图像的完整性。这些问题,如果教师逐步解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或通过三条特殊光线模拟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的疑问必然得不到彻底的解决。你可以只用凸透镜盖住上半部分,或者只盖住下半部分,观察凸透镜形成的图像是否完整,就可以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回忆和理解,让学生彻底理解“是否盖住或折断,只通过凸透镜的光线还原”,这并不影响凸透镜产生的图像的完整性。
只是光线少了,凸透镜就会变暗”由此可见,这种实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理论和物理学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二)通过自主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整个实验过程,是培养学生推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组织物理实验时,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手工操作条件和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实验,探索和理解物理概念、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例如,在“串并联”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以下几种实验设备:前两个小灯泡,后一个有一定数量的电线,第三个开关,第四个电源。这些实验者把材料放在学生面前,这样他们就可以自由地连接,并探索他们可以有多少种连接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会发现无论连接方式如何,都有两种连接方式:第一种连接方式是将两个小灯泡依次连接;第二种连接方式是将两个小灯泡并排连接。在这一点上,教师提出了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使学生能够有一个清晰和有效的认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电路连接的规范化,而且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后期进一步学习电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验证实验来帮助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初级中学物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物理知识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学生。例如,在“杠杆”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从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跷跷板开始,然后引导学生猜测“什么因素会影响杠杆的平衡?”?跷跷板上的杠杆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模式,甚至他们也喜欢跷跷板。所以提出这个猜想”是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与跷跷板有关的记忆,然后理解”男人”和跷跷板”心距和人的体重都是影响他们平衡的因素。在这一点上,教师重新介绍了杠杆的定义,并通过提出“力量”、“力量臂”、“阻力臂”、“阻力臂”和“支点”等概念,使学生能够快速推理出解决方案。而且,基于理解,你也可以猜测,“力量和力量的武器,阻力和阻力的武器,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在学生做出这样的猜测之后,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挂钩”的“代码”“直接杠杆”等实验设备,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直到得出“力的实验规律”“臂力 = 阻力臂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实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普遍验证实验帮助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参考文献:
[1]林永昌.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 000(001):P.75-75.
[2]高珂. 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8, 016(001):192-193.
[3]谢生国. 简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J]. 学周刊, 2018, 13(13):99-100.
[4]张守成.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新校园(阅读), 2018, 000(002):P.65-65.
[5]孙建.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运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 000(005):P.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