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娥
辽宁省凤城市弟兄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省凤城市 118108
摘要:计算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其对于学生各方面数学综合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小学数学中涉及的很多问题、知识、内容,基本都需要以计算为辅助得到解答。可以说,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便是对其数学综合素养的迁移与塑造。基于此,以下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策略
引言
计算能力的强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成效最为直接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直接体现,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数学成绩,而且对于实际生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不当的影响,加上小学生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很多小学生计算能力偏弱,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计算兴趣不佳、不明算理、审题不清、马虎出错等。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调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开展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计算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以及基础,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技能,教师要关注到这一模块,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习切入数学,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其次,计算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运算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有效方式。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而加强计算能力的塑造,也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学习思维体系的重要策略,可以提高个体的数学综合素养。最后,计算学习也是后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数学学习同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并不是只要求记忆,更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合理的思考以及严谨的推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计算能力这一基础,让学生以更扎实的能力应对后续阶段的数学学习。
二、小学生计算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计算兴趣不佳。由于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经常进行训练,需要根据训练题目思考、动手计算与验算,总体过程比较繁琐与枯燥,导致一些学生计算兴趣不足,不能定期地进行计算训练。其次是不明算理。小学生计算能力偏弱的一大原因是不明相关计算的算理,包括数学基本定义、公式、定理、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等。如果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算理不明,在计算中会遇到问题,无法正确地进行计算。再次是做题时审题不清。这个问题属于计算习惯的问题,很多小学生在做题时没有耐心,想在计算之后赶紧去玩,因此会快速地审题与做题,但是数学计算题中有很多相似内容与数字、有很多陷阱,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最后是容易马虎出错。这是小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包括审题不清、不明算理、口算与列式计算能力弱、做后不检查等,主要表现为抄写题干错误、抄写数字出错、运算过程出错和计算结果出错等。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对它加强重视,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适时变革教学策略
由于每一个学生在思维、理解、想象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异,加之数学基础的不同,使得计算指导策略和计算能力培养产生的影响也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计算训练指导中,一定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科学性,切忌长时间进行大规模、单调式计算训练,避免由于机械重复,枯燥训练而影响学生的计算兴趣和热情。首先,在计算内容设计时,教师应该尽量多关注学生认知实际,切忌训练的内容、问题难度过大、超出学生认识范围,让学生心生畏惧。
其次,在落实计算过程中,应该多给予学生灵活思考、开展探究的时间和机会,切忌用“考试”的方式开展训练。最后,在计算结果评价上,应该多融入多元化评价策略,多激励、肯定学生,对于所出现的问题,不避讳,但要灵活指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更加欢悦的训练状态下积极参与,在无意识中增强其计算能力,促使学生的数学计算潜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与激活。例如,为了避免由于多次单调性重复训练,影响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获得深刻理解之后,借助诸多差异性计算训练的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提升自身计算能力
在数学计算中,口算也是其中的一种计算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计算能力。计算过程中运用口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节约计算时间。在《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讲解中,我将在教学中渗透表内乘法,利用表内乘法的便捷性,引导学生进行口算,体会整个计算过程,并且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我问同学们:“125×55=?”这时,学生回答不知道,因为在现在的学习中,学生只能对简单的一位数或是两位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进行口算,面临较大的数字,学生不能有效进行口算。但是,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说:“其实,多位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都是有一定技巧的,是从简单的口算演变过来的,接下来我将为你们展示,你们要认真听讲,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抽查学生背九九乘法表,当此环节结束时,我对学生随机提问,如7×2等于多少、8×6等于多少等等,让学生回答,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后,我向同学说:“其实,对于这一道题,你们在做题过程中也依旧可以运用乘法口诀,只不过,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时,需要进位,但是,在这一环节你们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进行口算时手也要动,在数字的下方点一个点做好标记,以表示有进位出现。此后,该对所得出的数字进行竖列相加,这时,你们要有意识的进行口算,培养口算能力,若想减少问题的出现,可再次对演算步骤进行检查。”这样一来,学生会掌握到对复杂计算式子的口算技巧,然后在应试考试中,节约计算时间,提升计算正确率,真正意义上使得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三)注重生活化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仍不成熟,当接触到较为复杂的运算时,往往会由于难度过大而想要放弃,如果教师的教学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话,学生则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在进行运算能力训练时,要注重增加生活化的情境,辅助学生理解知识,加强记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也能够将原本较为枯燥的运算题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运算教学目标,融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到运算的实际应用场景,从而加深对运算规则以及条件的理解。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方式也能够有效活跃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举例以及数学游戏都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原本有些枯燥生硬的数学运算变得趣味十足。生活化的教学较传统的题海战术来说,这种教学策略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运算能力。
结束语
教师可从实际行动入手,从计算细节入手,对于基础知识应做好巩固练习,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志雄.培养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34):195.
[2]张浩.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2):72-73.
[3]林璐.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1):95-96.
[4]林伟兰.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06):168.
[5]陈雪瑜.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8(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