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聪聪
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 252300
摘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而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积淀、思维品质、能力表现,以及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及策略
引言
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而言,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用于对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探索,并通过这一探索过程,发现这些物理现象发生的本质,是当前新课改之下物理教学的重点。因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主要关键点在于培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与探索能力。
一、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概述
素养是指为了满足生活环境的需要,在精神上应用一些先决条件,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和态度。它不仅重视知识本身,也重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核心素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能使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成功地生活和完成任务。它能提升人们的社会发展能力。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可以辅助大家对大自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理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利用实验法仅仅可以起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培养其物理思维的作用。但是对于更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物理思维活动,则需要教师进一步地引导。因此,如何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加进一步地发散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其科学的探索精神,是当前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所以,要非常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素养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巧妙设计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巧妙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就是确保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相应问题进行解答,有效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例如,在讲解重力势能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师就应该巧妙设计物理问题,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引力要超过月球上的引力,如果同一质量的物体从地球和月球的不同高度分别落下,那么,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势能是否相同呢?根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与讨论,强化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科学态度是学生物理学习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但是却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探索。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将生活元素融入到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还能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例如,在讲解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周运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汽车、火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转过程,以火车转弯作为案例,让学生思考在自行车转弯时是什么给自行车提供了向心力。学生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火车转弯时车轮的受力作用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判断向心力的来源。
(三)创新物理实验方式,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物理实验,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下,通常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和介绍实验背景、原理等,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模仿的位置,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教师需要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实验的内容和操作方式等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强化其实验动手能力,促进高中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透镜实验的时候,先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光线在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变化?两者对光的作用有何不同?为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会在观察实验或者动手实验之前形成自己的猜想,并且会想办法去证实自己的猜想。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帮助学生掌握透镜的准确使用方法,告知学生透镜实验的操作流程。学生在进行动手实验的时候会发现,凸透镜会将光线的照射范围变小,光线会汇聚在一个点上,光点会变亮;而凹透镜则使光线的照射范围变大,光线会变散、变暗。学生在带着问题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可以提高实验注意力,并且促进实验思维的养成,提高动手能力,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重视学科融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抽象的,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很难。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学习物理没用,只是用来应付考试。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把物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对物理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取决于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取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物理教师应注重知识的整合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的概念以及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虽然高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和其他学科融合。物理教师应将物理与艺术、哲学、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要素。在整合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知识体系完善性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将概念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并可以对知识的演变过程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对知识的演变过程有一个直观了解,并且通过学科融和教学,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和形象化,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辅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就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与实践,需要教育工作者立足于教学实际,全面调查并总结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加强理实结合、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加强科学思想教育等,全面落实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发展,改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梁建臻.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的有效性——以高二选修3-1《静电场》教学为例[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六).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85-86.
[2].中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物理[C].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LanzhouNo.1SeniorHighSchool).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四季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LanzhouNo.1SeniorHighSchool):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
[3]何强.科学素养背景下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24-25.
[4]马少红.浅谈物理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3):3-6.
[5]于颖.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