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慧
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云南省红河州652499
摘要: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提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素质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和公民参与。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可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使学生在具备自身人格的同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只重视知识学习,对核心素养的重视不够,导致了知识学习与素养培养的分裂。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提出在政治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并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科学精神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在这股浪潮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四种核心政治素质,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民参与。这些不仅是四个简单的方面,也是我国对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要求。政治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高中生政治素养培养的要求,明确提出了高中生社会关怀、道德修养等素质的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高中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质。
一、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一)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
思想政治学科的科学精神素养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同于自然课,培养科学素养精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世界观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上,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思想政治学科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提炼政治主体性、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是四个核心素质。这四门学科的核心素质是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经典内容。
(二)培养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质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众参与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素养不仅体现了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态度,也体现了人自身自由发展的文明程度。它反映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原则和方法,是实现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众参与的基本条件。
2.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国公民。
学生只有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成为合格的中国公民,才能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思想政治素质的中国公民。
二、培养科学精神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精确定位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效果的直接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之中,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应体现从基础层次到发展层次的阶梯性特征。重视学生的认知体验和生活体验,立足于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使学生在扎实科学素养的同时,真正提升科学精神的主体要素,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深度挖掘教学内容
通过整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首先,要从科学精神素养的角度来看待教科书,始终要分析科学精神的主题。二是准确理解教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观点以及教材中所包含的科学方法。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每一个内容孤立起来,也不能避免教材的内在联系。三是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入、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引导辨析式学习
将科学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中,从塑造学生的批判性和辩证性思维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科学精神的内涵,并在学习过程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不要被他们所学的知识所固化,而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使事物不断地完善和科学化。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或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同一种语言,都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批评,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批判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事情通常有两面性。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事物科学的一面,而且要辩证地看待事物非科学的一面。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事物不科学的一面转化为科学的一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不要过于绝对化,辩证地分析科学精神的两个方面,就会有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有之义。在课堂实践中贯彻科学精神,不仅是衡量教学实效性的标准,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结束语
思想政治学学科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科。要用各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民参与这四个核心素质,培养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实现我国培养新一代人的伟大财富,使我国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郭海訇. 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想政治科学精神培养的实践探究[J]. 中学课程资源, 2020, 000(003):48-49,56.
[2]王少鹏.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 2019.
[3]罗志萍.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6):P.86-86.
[4]刘亚芹.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素养[J]. 青海教育, 2019, 000(004):41.
[5]张雪.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