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洁
湖北省利川市元堡小学 4454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者已经考虑了现阶段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并总结了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自学技能,可以针对一些基本问题发展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年轻人对知识的独特见解,并利用他们已经学到的知识来思考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是主要学科,学生普遍认为该学科很难掌握,解决一些问题需要很多时间。因此,教师们决定改善他们当前的教学模式,以改善教室的现状。
关键词:四年级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教学是现阶段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通过协作,每个成员可以划分任务并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随着孩子们的想法以这种形式完全开放,新想法不断涌入教室,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一些漏洞,一些学生在混乱的水域中钓鱼,并讨论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这影响了数学思维的形成。因此,本文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考虑了应对这种现象的策略,以改善这种教学观念。
一、合作教学的问题及意义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涉及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全体成员之间的三个方面,但是在课堂上,学生无法区别讨论与合作,常常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不再关注小组成员的意见。小学生更具竞争力,他们希望受到老师的青睐和称赞,他们想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因此,小组成员无法和平共处。这种培训模式的目的是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实现互助精神,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享受成功的喜悦,并在舒适的氛围中完成逻辑思维的形成。这是改善当前教育状况的一种方法,教师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小学生可以改变主意并更充分地合作。
二、如何高效开展合作学习
(一)建立良好的讨论氛围
为了使合作有效,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在基础数学中没有太多要点介绍,并且有很多时间供孩子们讨论,因此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提高整体水平。例如,在研究负数一章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在上课之前,可以首先整理孩子们知道的数字,然后重点介绍今天的另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在介绍之前,我们以一本教科书为例,首先显示天气预报的描述。视频中的温度应覆盖0度,零以下和零以上。视频结束后,问自己如何表达低于零的温度。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完全专注于思考如何表达他们的零以下概念。此时,讨论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考虑如何表达,负15度,负0度和负23度。
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的心灵可以统一,从未碰过负数的概念。在讨论中,每个人都是从同一起点开始的。可以阅读教科书并完成老师提出的思维问题。在这种气氛下,每个人都可以将这些未知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并进行探索,从而为将来的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中体会合作精神
合作的前提是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数学实验以丰富儿童的学习资源,并且可以在实践中实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可以根据现实生活背景进行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可以发现并深入了解本课程的具体应用。例如,“数学很有趣”部分需要一个简单的测试。首先,它提供了实践背景。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在我国非常宝贵,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常常导致浪费。水资源很多。在今天的讲座中,为了估计一年中的水损失,我们将测试5分钟内未固定的水龙头将浪费多少水,然后我们将开始团队之间的合作。首先,我们讨论具体的测量步骤,如何在5分钟内测量水量,以及如何根据该水量计算年浪费量。在团队谈判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参与了思考并讨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后,实验室便开始了,并比较了两组之间计算后的结果。实际上,这对每个人参与并形成数学思维和逻辑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并且在一起完成水测量之后,会发现团队合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意识到合作的精神,从而呼应这一教学主题。
(三)课上进行反思与改正
当然,合作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成员之间的不合作会影响最终的实际结果。每次合作后,老师应该有时间考虑前面的步骤。在讨论中可以完全避免哪些错误,对一个人的冲动造成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每个人对自己有清晰的了解,同时,团队合作可以帮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需要思考并尽力而为。当这些结果与实践相同时,通过反思和反思个人的成功以及对合作的默契,可以增强收获的喜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营造良好的环境,师生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学生独立思考,注意合作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将提高四年级数学水平。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本文对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阐述还不够成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冉令萍.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43.
[2]顾大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36.
[3]张庆兵.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学习的有效性[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