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小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而且要渗透道德教育,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设道德,培养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在德育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优势。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材,能够实现德育育人的教学理念,保障低水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处于生命教育的初级阶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意义
低年级教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需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李德树领导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德育的发展,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的影响。此外,小学是学生逐渐独立的时期。教师和家长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悉心指导,当学生遇到不好的诱惑时,给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在树人立体的语境中进行德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改进是非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例如,教师应培养低年级学生辩证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地接受网络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认知能力。其次,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人格培养。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如果缺乏道德教育,即使你完全记住了教科书上的知识,你也不能把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努力打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应避免单调的说教,让学生在主动自主地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语文知识,理解语文文本的情感内涵,自然而然地与文章的思想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种德育才是真正有效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的基本前提。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生动、直观、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从而达到有效的德育目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和体验的缺乏,不能深入、准确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如果把知识与书本对照阅读,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进入,这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真实、直观、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亲眼看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那么他们就能够真正接近学生,达到激情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
比如,在讲解《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整理黄山相关资料,使学生在课前对黄山有初步的了解,调动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正式讲解课文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黄山的壮丽景观和真正的奇石,让学生亲眼目睹大自然的神奇工艺。学生们表示赞赏,并不是说,有些奇怪的石头像小动物,有些像植物。立即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后充分表达情感和思想。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分析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心底感受到祖国大自然的壮美和大江大河的美丽,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实现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无形的道德教育。
3.透彻研究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内容和资源对学生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许多文本,大多数文本不仅包含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还包含和表达各种深刻的思想和积极的情感内涵。这些资源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优质资源。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分析,发现语文教材所表达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涵可以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去。文章所表达的积极情绪主要包括感恩、爱国、正直、自信和尊敬老人。童年、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以礼待人、团结友爱等积极的思想情感是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优质要素。为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运用语文教材高质量的情感内涵,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当中的《日月潭》《葡萄沟》以及《黄石奇石》其他文章通过对我国自然风光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大江大山的热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实现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比如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朱德的扁担》等课文深刻地表达了老一辈革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育学生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又比如课文《天》《小蜗牛》《乌鸦喝水》本文从儿童的角度来看童话世界,让儿童在童话故事中探索和认识世界,积累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都是学生渗透德育的优质资源。在确保小学低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和理解课文中的优秀思想,以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上,而是更加注重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较低的一个方面。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理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推近道德教育。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特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德育工作,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锻炼低年级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月婵. 浅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 师道:教研, 2020(2):35-35.
[2]王云霞. 浅谈思想品德教育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读写算, 2019(1).
[3]张双娟. 浅析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7):66-67.
[4]林美新. 浅谈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神州(上旬刊), 2018, 000(029):159.
[5]向林,李志学.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