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1/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钟燕
[导读] 语文的学习可以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张钟燕
        辽宁省凤城市弟兄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省凤城市118100
        摘要:语文的学习可以教会学生感知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够让学生将枯燥的学习生活化,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以下对生活化教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体现
引言
        对小学生开展语文科目生活化教学,能够在改善固有教学缺陷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借以保证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水平得以提高。此外,本文还通过多个方面介绍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并促使教师严格按照相关策略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将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全面呈现出来。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小学是每个人学习的启蒙阶段,是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建立起始点,小学阶段的学习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和认识。而小学语文是在所有的科目中最基础的一门,小学语文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作用。因此,学好语文科目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以生活实例为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更好地了解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也通过生活更好地了解语文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为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带来更好的体验,更加生动、灵活的学习模式。“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正是应用了这一理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的能力,且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重要素材。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脱离枯燥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生活化教学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一)利用真实生活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不起眼的平淡事情,尽管这些事情非常的普通,无法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可是即便是生活琐事依然有其美的地方。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体悟到地球的渺小与脆弱,使学生勇敢地肩负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的重任。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课文学习结束后,为学生布置一项综合性作业,让他们和小组同学一起,对某一种自然资源展开调查,可以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观察、走访等方式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强烈体会到保护地球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利用生活化积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作为小学阶段重要语言教学科目,保障小学语文语言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力度和综合学习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还应强化生活化积累在相应教学中的作用,扩展小学生语言知识面,促使后期相关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日常积累的生活素材写日记,加深学生对各类生活素材的掌握力度,确保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生活素材灵活地应用到作文创作和其他语文知识学习当中,以此提高小学生对各类语文生活素材的掌握力度,大力推进小学语文科目生活化教学稳步开展。

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该篇课文时收集与“秋天”相关的词汇和句子,之后要求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观察秋天的场景。并在各类优美词汇和句子的支持下进行作文创作,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从而避免了小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和写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强化生活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小学生语文科目综合学习能力。
        (三)通过生活实践,拓展自由的空间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老师们通过生活实践来拓展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多多地参与实践,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应该多多地参与生活实践,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本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在家庭中,学生也应该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之中,部分商家为了博人眼球,在广告上将规范的字词换成同音的字词,如果小学生不加以注意,就会出现错误的认知,对小学生的汉字学习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充当文字的小卫士,将自己发现的“错字”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后比赛再次寻找有关内容,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很多的学习资源,并且不断地获取学习资源部,通过练习来培养自己思考生活问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真正地实现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在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语文教学资源,将语文学科与生活中的实践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走进现实生活当中。
        (四)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体验生活语境
        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把文字恢复成客观事物的过程。因此在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材料,创设生活情境,模拟生活中的点滴形成的教学情境,给他们一个熟悉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教学指引过程中,学生和知识仿佛就是一点旁通,他们心领神会的去掌握知识,师生的共同努力,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了其中的生活语境,还能有效的去指引自己的生活。例如,在上一年级“秋天”一课时,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小学生对这几个字始终还只是一个字面意思,并没有形成一个实体的概念。假设是生活在北方的教师,就可以问学生看见过树叶黄了,而且片片的树叶开始往下掉没有,学生马上就会去回忆生活中出现的场景,教师就会接着问,你们看见那现象后会感觉天气怎么样了,小学生就会说空气冷飕飕,不像以前那么热了,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同学说,这就是秋天。但是每个地方的秋天并不一样,教师并不要给学生一个固定思维,南方是树木还是常绿,不像北方开始落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地方秋天的特色,以及卡通人物图片,如那环境下,人物的穿着会怎么样。通过这样形象的环境特征,学生的感悟会增强很多,实现的记忆和理解变得会更加的深刻,并不是只是记忆那个秋天的字母意思。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感受生活、学会交际、明白事理等能力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生动形象、灵活深刻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卢丽丽.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04):17-18.
[2]饶海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7):74.
[3]汤蓓春.小学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3):48+50.
[4]林相.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9,12(05):64-65.
[5]洪华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体现[J].课外语文,2017(0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