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现方
山东省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277599
摘要:在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学生认真做阅读学习笔记这样的流程。这种固定化的教学流程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成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在小学语文学习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未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
一、读写结合的重要意义
读写结合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看一节课,写一节课,而是要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其实就是另一个人的写作,而写作就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阅读,当然这其中教师的付出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读写结合之前,教师要进行充足地备课,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后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不可避免的是,小学生在阅读时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说过目就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有所偏颇,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在进行完这些工作以后,教师就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地课内外阅读,在阅读期间帮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完成素材的积累。在对阅读内容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阅读文本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灵活运用积累的素材,并且可以仿照阅读文本的形式进行写作,久而久之,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逐步养成,整体素质也能有所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认为语文阅读枯燥乏味
小学生受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程度的限制,在进行语文文本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在阅读过程中会遇见生僻字,字典很难进行查阅;在理解文本主旨感情的时候受到人生阅历的限制,在教师讲述作品的情感部分时没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文章主旨类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只会套用理论格式进行解答。久而久之,学生在开展语文文本阅读时会觉得语文阅读枯燥乏味。
(二)教师缺乏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训练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往往是直接为学生讲解阅读要点,对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的结构脉络和重点字词句进行直接解读,并且将总结好的答案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记样板、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相当于教师直接跳过了学生的思考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主动对文本进行思考,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
(三)家长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提升学生的语文文本解读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教师要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足的情况,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文本阅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颖的想法和新奇的立意,但是在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将这些想法有效地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语句能力的培养,从而可以有效养成独立阅读能力,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质量。
(二)学生方面
首先要让小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主要是在日记中记录对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的看法。小学生的日常活动非常丰富,他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看法,通过记录日记,生动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逐渐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许多小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很难完整写完。最重要的原因是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现状,注意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日记中多记录词汇。老师应鼓励学生在日记记录过程中使用合理的表达方式,以使学生的作品更加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的这种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控制文章的情感,仔细地观察生活事件,并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写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加强阅读和学习两方面。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灌输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特点来提高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读写教学。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语言学习,他们可以收集更多的词句等基础知识。有时候一些小学生可能会让写作效果无法实现期望的目标,这是因为学生对中文的基础相对较差,无法发挥出好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积累句子中的知识,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并在课堂上采用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教给学生,使他们能够接受学习的机会。词语句子积累越多,写作优势也会越多,在使用句子进行写作的时候会更加灵活,可以逐渐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加语文的实际应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依靠老师的理论解释,还要依靠学生的想象力,这需要语文老师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重要手段,并且许多阅读文章需要适当的想象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这一点上需要格外的注意。
(三)照猫画虎,锻炼仿写
仿写在写作练习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练习方法,但对于写作的帮助是巨大的。仿写适合各个阶段的写作者,对于小学生这种写作能力不高的群体效果尤为明显。仿写训练对教师的选材就有了很高的要求,仿写的范例要足够的经典和优秀,这样学生在仿写完以后才能真正地从仿写中收获写作的技巧,仿写的初级阶段是形似,可以运用相同的句式相同的形容词来描述不一样的事,仿写的高阶段是神似,写作的灵感明明来源于范例但是又超脱于范例而独自存在,是写作者自身的真情实感和写作技巧的升华,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培养读写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一个读写结合的好习惯,进而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素材积累。还要将平常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并按照性质对其进行归类和划分。例如,可指导学生将摘抄的内容划分为描写人物的、描写景物的等;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悟、想法等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在记录感悟的过程中,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促使自身的情感得以释放。同时,学生在记录感悟的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自身的写作技能;最后,积极鼓励学生逐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针对小学生都比较抵触写日记的现象,教师可引导小学生从摘抄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最终促使学生逐渐爱上写日记,爱上写作。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可充分运用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启发与感悟,并在写作当中进一步体现出自身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王彦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94-95.
[2]魏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99-100.
[3]张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51-52.
[4]曾娴.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5]李淑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