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胡亚芬
[导读] 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众多教育者对于深度教学愈发重视,而且新课改也强调,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教授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探索欲望,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
        胡亚芬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中心小学 405401
        摘要: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使得众多教育者对于深度教学愈发重视,而且新课改也强调,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不仅要教授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探索欲望,使得学生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站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深度学习,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借此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前言: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甚至还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教师就要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创新,并且要将新课改理念有效落实到数学教学之中,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借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数学核心素养资源
        小学数学教师若想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就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中存在的核心素养资源挖掘出来,有效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之中,这样能够进一步推动教材多元对话的实现,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小学教师也要注意,避免受到教材的限制,应该从多个角度理解分析相关数学知识,并且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原本的教学资源进行改进,提高资源应用的灵活性,这样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促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年、月、日”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刚刚上小学时候的日期,指导学生倒退2年的时间,并让学生思考自己过的每一年都有多少个月份,以及每个月会渡过多少天,借此提高学生的时间意识,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在学生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后,教师还可以要求进行下一年的日历制作,鼓励学生在日历上标注出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其他活动计划,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
        二、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为了能够应用于生活,这也是学习的实质意义。因此,小学教师若想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就要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结合数学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资源,将其合理融入到数学教学内容之中,借此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能够自主的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之中,促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提升,这样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位置与方向”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以学校为基础进行作图,将学校轮廓大致画出来,并将教学楼、实验楼、厕所等不同楼栋的方位标注在合适的位置,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借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班级座次平面图,将自己的位置标注出来,看谁标注的准确。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自己家到学校的方位,锻炼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其自身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合理渗透数学思想,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发散性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知识的迁移等,因此,小学教师要认识到发散思维重要作用,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借助教学内容、课堂问题和练习题,提高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准备几个橘子,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些橘子进行平均分配,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个橘子,在学生对橘子进行平均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将自己分得的橘子瓣数与整个橘子的瓣数进行对比,明确占比,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数这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借此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调动,其数学思维也受到良好的锻炼,大大提升了其数学思维能力。
        四、科学应用数形结合,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还应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借助相应的数学思维,对抽象性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这一思维方式渗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学会将抽象性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图像,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图片,或者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将其带到课堂中,这样则能够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等,加深学生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认识,促使学生能够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知识,同时还能够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树立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因此,小学教师要对深度学习加以重视,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叶素莲.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J].考试周刊,2020,(32):77-78.
[2]钱春芳. 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J]. 名师在线, 2018, 000(001):P.62-63.
[3]姚萍. 让深度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点感悟[J]. 赢未来, 2018, 000(006):127-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