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   作者:黄海鹤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普及与发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新教材核心素养,逐步成为高中数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部分。
        黄海鹤
        温州市瓯海区第一高级中学 32506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普及与发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新教材核心素养,逐步成为高中数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不仅关乎着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质量,还关系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学习了解数学新教材核心素养的涵义,进行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本文根据数学核心素养的调查研究,探讨并分析了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以及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 新教材 课堂学习
        【正文】由于时代的不断前进与发展,教育事业也需要新的变化,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学生在融入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上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数学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人成长与进步。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提高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引导 从而,在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教学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众所周知,当前教师的教学思想普遍落后,对高中数学教学存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没有及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更新教学思想,导致学生只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中学习,学生不能了解掌握数学的核心思维,学生数学成绩也很难提高。第二、数学教学模式落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更多的重视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学生成绩的提高,从而使数学的课堂教学单一、死板,学生兴趣不高,造成教学的进度和效率很低,容易形成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恶性循环。此外,高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与学生的友好沟通,没有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此一来,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致,导致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低下。第三、课堂教学内容索然无味。教师往往围绕着数学课本教学,不注重思维和知识点的联系整合,更是忽略了数学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这样一来,就使得数学的教学十分局限,学生得不到充足的知识,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
        2.1教师更新数学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依据时代的发展,并顺应新课改的背景,主动的变革教学理念。教师应该认识到对于数学教学来讲,深入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故而,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着重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入拓展与延伸,不让学生仅仅局限于表层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度的思考与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从而促进学生新教材核心思维的进步。比如,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集合与函数”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查找一些有深度的课外例题讲解,让学生能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一知识点。


        2.2创造融入数学文化的良好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创造一个充满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环境,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于让学生自身以主动的态度进行数学的学习。比如,在讲“函数的概念”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根据相关资料和新教材本身,把数学知识中渗透的核心素养提炼出来,在讲解知识的同时穿插核心素养的知识,让原来死板的课堂变得生动,这样一来可以充分的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与提高。
        2.3教学生活化
        数学这门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复杂难懂,如果再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习,就会愈发枯燥无味了,学生厌恶数学,致使课堂学习效率偏低。所以,教师可以上数学课堂生活化,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而拉进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利于学生学习。例如,在讲授“导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生活化讲解,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可以生活的层面上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4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而这一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习“圆与方程”时,教师可以划分小组,让学生自行学习,总结出不懂得问题,再由老师进行讲解,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小组组织讨论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团结有爱意识和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
        2.5布置关于核心素养的数学作业,充实学生的知识面
        在数学教学中,除了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外,还有课后数学作业的学习,来稳固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完成课后作业时,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此,布置关于核心素养的课后作业,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课本中与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的数学知识,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性的小组数学学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并树立核心素养意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当前是现代化发展的快速时期,而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师应该给予其高度的重视。所以,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积极的改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进行合理有序的课时安排,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核心素养的教育贯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学生遨游在广大的数学海洋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辛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21-122.
        [2]李金.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养成路径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