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晓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幼教集团滨江幼儿园 311800
摘要:常规教育指导就是日常生活中生活和学习的规则,通过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有效规范幼儿的行为举止,因此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今很多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内容过于繁琐,与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相悖,得不到理想的常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本文中对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措施作出探究,希望可以促进幼儿园管理科学性得到提升,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幼儿教学
引言: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有效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确保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遵守基本规则,这对于保持幼儿园正常教育和生活秩序意义重大。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幼儿缺乏自我约束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规则,对提升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积极意义。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所谓常规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人们遵守规则,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幼儿园常规教育即幼儿教师结合幼儿性格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将社会中标准、法则、习惯等教授给幼儿。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开始,就会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制约。只有每一个幼儿都遵守幼儿园的相关规则,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才能正常有序开展,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提升幼儿规则意识。常规教育质量好坏,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如果常规教育不过关,当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就要分散注意力维持秩序,导致活动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对幼儿的常规教育。
二、提升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效率的方式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幼儿学习常规
首先通过幼儿园常规教育,可有效提升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在幼儿园内开展常规教育,为收获理想常规教育效果,幼儿教师需要首先帮助幼儿理解何为常规以及遵守常规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幼儿对常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良好教学情境的方式展开常规教育工作,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法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效果显著。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大动力,拥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才能有效提升常规教育效果,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激发大班幼儿对常规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常规的理解和记忆。如很多幼儿喜欢在饭后活动时追逐打闹,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教师在教导幼儿饭后散步有利于身体健康时,可以为大班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如乌龟走路、蜗牛散步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可有效激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幼儿饭后散步的良好生活习惯。
其次在常规教育中,导入生活实例,可以加深幼儿对常规的理解,幼儿对常规的掌握以及遵守,都需要建立在幼儿对常规的理解之上,如果只是教师一味进行常规灌输,会加大幼儿对常规理解和记忆的难度,不利于提升幼儿常规教育效果。例如,为了培养大班幼儿饭前便后吸收的良好生活习惯,就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幼儿教师可以导入生活中不洗手吃饭就会导致细菌进入口腔易感冒生病的生活经验,帮助大班幼儿理解饭前便后吸收的重要性,加深大班幼儿对常规的记忆,可逐渐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提升幼儿主体地位共同制定常规
教师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常规的制定。为得到理想的常规教育效果,幼儿教师要在常规教学中提升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幼儿独立思考应该如何才能遵守常规,应该遵守哪些常规等问题,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共同参与常规的制定,并在制定常规的过程中展开思考,可有效加深幼儿对常规的理解,还可有效激增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
例如大班的幼儿换下外套需要自己叠好,有的幼儿会在课桌上叠衣服,有的幼儿在地上叠衣服,或者有的幼儿干脆随便叠一下,此时就需要幼儿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一下自己叠的衣服,和妈妈在家里叠的一样吗?”,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再继续提问进行引导:“妈妈叠的衣服更好看是不是?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像妈妈一样,把衣服叠的整齐美观一些?”,幼儿纷纷表示赞同。接下来幼儿教师为幼儿演示叠衣服的过程:把上衣铺平在课桌上,两只袖子交叉放在衣服前面,再将衣服进行对折,这样的方式便于大班幼儿掌握。教师的有效引导,大班幼儿发现了问题,并跟随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将问题解决的方式制定成常规,提升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加深了大班幼儿对常规的理解和掌握,可有效提升常规教育效果。
3、树立模范标准加强常规教育
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潜移默化中可以提升大班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幼儿天性喜欢模仿,在家里会下意识的家长的言行,在幼儿园内就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严格遵守各项常规,为幼儿起到带头作用,潜移默化中就会对幼儿起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常对幼儿进行细致观察,选出可以严格遵守园内常规、行为举止规范的幼儿做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要对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赞艳和鼓励,并颁发小奖品,可以对其他幼儿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其他幼儿会想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学习和模范,以此提升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的幼儿提出表扬,并奖励小红花,并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其他幼儿会像该幼儿学习,遵守课堂纪律,教师要对幼儿的改变及时提出赞扬,并加以奖励,可有效提升幼儿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久而久之,常规会内化与幼儿内心,并外在表现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语:总而言之,对幼儿园大班幼儿加强常规教育,可以有效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将来更好的利于与社会奠定良好基础。想要收获理想的常规教育效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要过于心急,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幼儿遵守常规的自觉性,提升常规教育效果,可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亚男.浅析大班幼儿常规教育及其有效方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0):45-46.
[2]侯爽.蒙台梭利“自由与纪律”教育思想对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20(09):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