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高 媛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的最好阶段,保护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性。
        高媛
        招远市罗峰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的最好阶段,保护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性。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有关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形成,做好正确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初中教学
        优秀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通过正确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来知人论世。学生具有良好的核心素养是能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初中阶段最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的就是开展道德和法治课堂教育。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
        初中阶段给学生安排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是为了帮助初中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能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是思维还是不全面,考虑问题还是相对单一,其思维和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所以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就是要在这尚未成熟的阶段,让学生能有正确的思想认识社会。
        初中阶段的学生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还是靠个人感情,缺少理性思维,不能看到事情的后果。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是为了给学生宣传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思想。学生能拥有一定的法治意识,就能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成为为国家发展的贡献力量的守法公民,对学生的日后的成长也有一定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的教学,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能自觉抵制社会中的不良事物,同时还能成为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的一份子。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同时还能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能够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是值得现阶段的学生学习的。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学生需要的正确认知和初中阶段学生能接受的知识相结合,既没有晦涩难懂的法治知识,也没有老生常谈的道德知识,用一种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学生学习中让学生受到正确思想的影响,增加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初中阶段的课本也不是全部的文字,还有插画等都富有新意的事物,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对道德法治学科的学习的兴趣。在新的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是重中之重,不再一味地追求学生的成绩,更看重学生的人品和道德是正确的,是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负责的表现。
        二、初中阶段道德法治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因为中国教育长期的影响,虽然在发展中有所改变,但是依旧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缺少对学生生活方面的指导。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飞快,而且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学生能接触到的网络知识又是良莠不齐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文化的吸引,从而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所以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因为重视文化课轻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给初中阶段的学生道德和法治课程的培养较少,这就容易出现老师所将内容仅局限在课本上,只是皮毛,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认识依然不够全面,对学生道德和思想的影响较少,并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这门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能够对社会道德和法治的有更加正确的认识,但是,许多很对地区以及多所学校对这门课程还不能有足够的认识,通常认为只要学生能够了解就算达到了目的,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教学中老师的专业程度不够,不能理解教材中真正的含义,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较好的影响。如果学校和老师都不能正确认识其课程的重要性,学生也就不会重视,所以最终的课堂效果也一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理性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已经不能仅仅是感性的认识,在这个阶段需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初中阶段已经需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待问题还容易情绪化,自己会认为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却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扰,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的理性思维战胜情绪化思考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需要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了,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理性处理问题了。
        (二)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学校的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还需要立德树人,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具有高智商但是道德行为低下的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人。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是很重要的,老师需要通过一定的课程让学生明辨是非、知道善恶美丑的真正含义。以初中八年级中的道德与法治《做守法的公民》这部分内容为例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解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想要更好地做新时代的学生,必须要做什么,同时自己可以做什么,更好的给学生的行为提供正确的方向,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需要一定的标准要求的,才能更好地发展。
        (三)注重课堂方法教学的多样性
        所以老师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效果,使用多元化的形式进行道德和法治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还能在道德和法治的课堂引入社会重点问题,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初中阶段的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节目“今日说法”和“感动中国”等。这些节目都是有关于法治和道德真人真事,要让学生在这些人物事迹中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知道那些好的品质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知道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意义,培养自身的核心素养,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是新课标中的重点教育,所以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既要重视文化课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初中课程安排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是相比较之下更重视学生的文化课,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需要学校合理安排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的课程,让老师能就进行深层次教学,让学生知道道德和法治也是需要重点学习的,是学生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能力的大小,而是道德的高低,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才是会决定学生的发展。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的课程,学校需要引起重视,毕竟这是在学校阶段的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最主要的来源。学校的课程安排要足够保证学生对道德、对法治的认识。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知道了在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教学还需要老师的努力和付出,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需要正确的引导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并不完全,而且缺乏对事物的理性看待,遇事容易情绪化,所以才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使其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李振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11-12.
        [2]李厚军.构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以初中部编《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2):38+40.
        [3]陈华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0(44):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