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薛利平
[导读]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古文诗词
        薛利平
        夹江县第二小学校  
        【摘要】: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了大量的古文诗词。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学体裁中重要的分类,是中国古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凝练的语言表达,既富有节奏感又富有韵味。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帮助小学生获得诗词内涵的审美体验,通过诗词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精炼的诗句进行分析与理解,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感和艺术造诣。本文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具体策略。通过创设氛围、品味诗句、激发想象等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诗词审美,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内涵,提高小学生审美趣味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教学;审美体验
        
        正文: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趣及审美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以描绘祖国壮丽山河、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生活趣事、真情实感为主。教师带领学生赏析诗词韵律,能够进一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感受浓郁的诗词文化之美,丰盈自身审美体验。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进行诗词教学时,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诵读诗句、理解诗词内容,找到正确的朗读方式,并找准字音,根据古诗词的节奏及韵律感,完成诗词大意要点及内容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诗词表达出与普通语文课文的差异。那就是语言更加精炼、简短,同时包含一些古文生僻词汇,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流畅性。由于小学生缺乏语言功底,部分学生语文基础不牢,因此,在背诵古诗词、掌握字词含义时,存在诸多困难。这就促使学生不愿意学习古诗词、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有些学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古诗词学习十分抵触。
        (二)过度注意字、词、句分析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注重对诗词字、词、句的重点分析,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古诗词本身具有丰富的韵律感,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时,往往只关注字、音的准确性,忽视了让学生进行情感的融入,学会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此外,中国古诗词带有丰富的文学意境美。目前的小学教学,只能够重复词句的分析,忽视了对文学意境的进一步探索。不仅不利于学生了解庞大的诗词内涵、丰富的诗词韵律,同时造成学生对于诗词没有明确的审美体验,对诗词的理解十分平面,极大的降低了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氛围
        营造优美、灵动的古诗词氛围,能够促使学生融入到诗词的氛围中,进入到诗词的“境”与圣贤晤面,与诗词对话。既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又能够体会诗人的思想,渐渐的与诗词表达的意蕴相通、相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审美体验,是要完成与诗词的情感倾诉,是要真实的感受到诗人所表达出的心灵语言。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古诗词创设氛围的特殊性,根据诗词表达的不同意境,设计对应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尽快融入到诗词情景中,产生和谐的心灵感受,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包含了现代教学手段的营造、问题的有效引导以及背景知识、课外资料简介等。现代教学手段营造,能够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等多样化的形式,刺激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实现多感官的引领,帮助学生深入融入到诗词内容之中。问题的有效引导,通过教师层层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完成诗词内容的探索,感受诗人内心世界以及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态度。背景知识、课外资料的简介,能够进一步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贴和古诗词内容,在了解古诗词背景的前提下,深入的分析诗词与实际场景的结合,了解作者表达这种情感的现实意义。
(二)品味词句
        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的基础,就是要让诗词中的词、句,进行完整的诠释,从而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容,了解词句的表达意思。古诗词语言精练,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阅读,了解其中描绘的画面,是无法真正的进入诗词意境的。想要学生真正的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古诗词的意蕴及美感,就要真正的扣住词句的内涵,品味词句的意义,通过对词句表达含义的推敲与咀嚼,探究古诗词的凝练之美。古人吟诗的原因很多,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自身情感无法宣之于口,就会通过诗词隐晦的表达自身的感受。或是对当下生活充满希冀;或是对国家未来担忧惆怅;或是对祖国山河歌颂赞美。这些丰盈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景喻人”、“借物抒情”等特殊的写作手法,挖掘诗人通过词句所表达出的丰富意境美感。学生通过理解词句意思,又进一步感受到作者情深意切的表达,在诗词中体会作者心情、了解多样化的诗词写作手法,抓住此剧的核心,从而丰富个人的审美体验。
(三)激发想象
        古诗词文化中的丰富意境,会给读者带来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空间广阔无垠,沉浸在其中会使读者浮想联翩、感动不已。在进行古诗词学习时,教师要充分引领小学生沉浸在诗词所表达的动态美感之中,充分的打开自己的想象,被诗人塑造的诗词空间内,探索与翱翔。同一幅画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产生画面感,了解意境美。针对诗词中的“碧水”、“青山”、“孤帆”、“日出”等极具画面感的描绘,产生自己的意境想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直观的表达对诗词画面的理解与感受,进一步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通过想象力构筑的画面感,能够使他们了解诗情画意,同时增强审美境界,感受到诗词画面呈现的震撼力。
(四)感受韵律
        韵律是我国古诗词特有的朗诵方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找准字音的同时,体会诗词情感、把握诗词节奏,学会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轻缓快慢。教师可通过悦耳的音乐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音乐的辅助,轻轻诵读优美的诗篇,感受诗中特有的韵律美,体会诗人表达的诗词心境。
        结语:中华传统文化在语言塑造方面更为生动凝练,体现为古诗词的音韵婉转、意境和谐。小学古诗词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古诗词作为学生的精神养料,突显出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培养功能。古诗词教学,要通过创设氛围、品味词句、激发想象、感受韵律,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诗词中的韵律美、情景美,情感美,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诗词韵律体验、充分感受诗词情感与意蕴的融合,在诗词的滋养中,获得审美体验的提升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玉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2-23.
[2]张建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体验问题研究[J].才智,2017:66.
[3]林万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8: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