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武 亓丽坤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小学,山东 潍坊,261057)
为全面贯彻落实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顶层设计,加强课改领导
学校成立教学评一致性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科研处、教研组等负责人任成员,具体负责课改的组织实施,努力把课改打造成一把手工程。学校召开课堂改革动员大会,对课改的背景、意义、流程等进行全面梳理,要求人人参与,整体推进,实行达标考核,业务负责人身先士卒,带头行动,在全员推进实施中选树典型,利用典型教师带领全员达标,使全员达标常态化,确保不变样不走形,为课改项目提供组织保障。
二、理论学习,转变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为此,学校多次组织业务培训,邀请有关专家走进校园,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学习课改有关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导老师们认真阅读、学习课改书籍,比如《做幸福的教师》、《突破合作学习的十大策略》、《合作学习中的100个问题》等,并且进行阶段性的读书交流会,让老师们畅谈学习体会,进行头脑风暴,以实现资源共享。
三、外出学习,开拓教育视野
为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学校多次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和学习,先后派十几名教师到昌乐北大公学、昌邑外国语学校、潍城区仓南路小学进行进行全天候的影子培训,做到原汁原味学习,学懂弄通,学以致用。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要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和其他教师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之后上一节观摩课,把学到的传给没有外出学习的教师,做到以点带面。课后,参加观摩的教师都要进行针对性的评课,要说优点,更要大胆说出不足之处,再次进行思想理念的碰撞,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全方位发掘教师的潜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四、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为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组,业务骨干担任教研组长,利用每周二、三、五下午时间开展校本教研,组织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各教研组成员按照分工在通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一备);主备人将备课材料下发到每个成员手中,大家分头阅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达标检测等内容讨论交流,群策群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二备);之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最终形成符合本班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实际的教学设计(三备)。可以说,这一教学设计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研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实际结合的产物。
五、小组共建,搭建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小组是教学评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为此我们重点抓合作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设,我们按照同组异质、优良均衡、男女搭配、四人一组,设小组长一名。小组学习方式包括自学、对学、群学、互学等不同形式。
合作小组成效如何,小组长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各班主任、任课老师重点加强小组长的培训和管理,通过个别辅导、集中培训的方式提高小组长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其组织活动、合作学习的能力,成为小组的核心,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发挥合作小组的最大效能,我们实行小组评价,让教师由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化为关注小组整体的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在合作小组中人人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大小积极参与,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再也没有闲着没事干的学生。
合作小组为所有学生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展示自我的平台,小组内人人都是主角,能够发挥学生个人和合作小组的最大潜能,深受学生的喜爱。
六、规范流程,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是关键。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环节:
1.导入环节 一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是出示学习目标(三维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目标的指引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2.自学环节 一是教师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示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自主学习;三是自学检测,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检测自学情况。这样做,每节课学生都用比较明确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有利于提高自学效率,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3.合作学习环节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可以一对一对学,小组内群学,你问我答,甚至进行激烈争论,互相检查纠错,互帮互学,人人参与,不懂就问,尽量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其他小组或者老师请教。教师在掌握基本情况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关键知识进行重点点拨,为学生释疑解惑。
4.达标检测环节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设置训练项目,当堂进行达标训练,所有学生单独完成训练,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矫正,努力做到堂堂清,天天清,一天一个歼灭战,不留任何死角。
七、课例展示,听评课促提升
学校举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例展示,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整个教学团队稳步向前。课堂上,孩子们静心思考,小组内不时有思维的碰撞,那些生成的课堂的精彩,是孩子们深入学习、交流之后的提升。一节节展示课,《精卫填海》、《慈母情深》、《四季之美》、《少年闰土》、《森林水车》、《平行与相交》、《Can you be my Chinese friend?》、《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呈现出孩子们的那份投入的学习,可爱的笑脸,在课堂绽放开来。课例展示为老师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也让教师们在交流中获得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教研组教师充分发挥教研水平,相互学习研讨,将教学与评价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打造优质课堂。
八、教学创新,达成课改目标
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课改以来,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都是围绕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切实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要。
1.教师创新上课方式,板块清楚、标准清晰、内容精准、评价自主。
2.实现教师“老”、“中”、“青”共同发展。
“教学评一致性”集体备课中,各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认真研读教材、分解课程标准、研究学情,叙写出合乎逻辑、合乎标准、合乎学情的学习目标,能够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充分考虑学情编制出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3.获得学生家长认可
“教学评一致性”项目的推进,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新知;教师改变授课模式,教学目标明确,打造高效课堂,这样的转变赢得了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喜爱。
现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豪德小学校园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办公室里老师们经常会为某个环节设计进行讨论;课堂上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侃侃而谈;观摩课、示范课、达标课,竞相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东风已经吹遍校园的角角落落。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组织教师们外出培训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来校指导,稳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项目,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