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中长跑训练辅导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9期   作者:阮志金
[导读] 中长跑是高中生应掌握的主要技能,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
        阮志金
        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363601
        摘要:中长跑是高中生应掌握的主要技能,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其面临着文化课任务重,体育锻炼时间少等诸多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缺少应有的中长跑心理与技术储备,使其运动成绩不尽如人意。面对当今现状,教师应做到积极备课,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中长跑训练,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其进行教导,使之能有效的提高中长跑训练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中长跑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中长跑训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修养。对于当下的高中生来说,其身体正处在第二个发育的高峰期,面对着身体的发展,应做到生理机能与心理全面的协调。让其进行长跑训练,使其通过对超跑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帮助其促进身体器官功能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的勇敢与顽强的品质。
        一、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认识到中长跑的重要性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中长跑运动技能的讲解。让其明白进行中长跑训练的意义,通过训练可以增加心脏器官的体积,提高心搏的输出量,从而有效的改善身体机能。在其进行长跑训练的过程中能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勇敢拼搏的精神,这些良好的品质对其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二、在进行速度与耐力的训练时,要关注其自身肌肉的力量提升
        在其进行力量与耐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其采用中等负荷的重量。如,其能承受的自身最大重量的一半,让其进行重复训练或长时间练习。中负荷训练能有效的改善身体机能,使神经细胞不容易过早疲惫,让其能在日后的学习中拥有更长久的耐力。具体的模式可以分为,单脚跳、跨步跳等练习方式。也可以让其使用杠铃做全蹲与半蹲等负重练习。在训练的过程中,为避免高强度训练导致自身的疲劳与肌肉的损伤,可以让其先由浅及深的进行训练,从低强度一点点过渡到高强度,以此来达到增强体能的目的。在进行长距离慢跑的训练过程中,应提醒其控制好时间,如1-2小时为最佳。在训练结束后,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如,做一些简单、轻快的体操等[1]。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依据之前的训练量进行大运动量的耐力与速度训练,通过对之前成绩的掌握,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应由短到长分段练习,从而做到准确的控制每一个阶段的跑步速度,掌握每一个阶段的节奏,使之产生肌肉记忆。
        三、加强学生的竞技状态
        在进行加强中长跑练习的时候,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竞技状态培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具有长跑优势的学生,对其进行着重的培养。在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每一阶段的环节要领进行技术性的传授,让其能知道对自身的体力应该如何分配,在运动中应如何调整自身的呼吸节奏,在体力不支的假象期间应该如何调整自身的身体状态,从而渡过体力不支的假象期,对自己的中长跑成绩予以提升。
        四、重视高中长跑教学,为其锻炼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校方应转变自身的观念,对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应有正确的认知,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让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例如,学校应为体育课程开展提供相应的训练设备与训练场地,校方应做好对体育器材的维护,还应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2]。如,定期进行运动会的举办,将中长跑运动纳入运动会的项目,对参赛获奖的学生进行评优中去,以此来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体育锻炼应具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的进行教学
        在中长跑运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依照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其进行区别性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男女生性别差异明显,是体育运动中要考虑道德重要因素,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其身体差异,对其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健康情况与以往的训练水平进行区分层次的差异化教学。因为,相同的运动量对于不同的个体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3]。对同一班级的学生来说,若教师不进行差异化训练,将其都采用同一标准,便可能会有人适应、有人过量而有人却运动量不足。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方面去进行考虑,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中应了解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进行科学化差异化的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
        六、通过心理辅导提升运动信心
        在对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应对其体能进行锻炼外,还不应忽视对其心理进行训练。只有使其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让其在今后的体育运动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中长跑运动时,会有“极点”的出现,应通过让其进行语言上的相互鼓励与暗示,使自身能冲破“极点”,进而提升中长跑的运动成绩。如,将体能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在其达到“极点”的时候,为其加油打气,使之能有一个更兴奋的运动状态,或是教会其进行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还能跑!我最棒!”等言语进行自我激励,从而使之克服生理上的“极点”。教师还应通过鼓励的方式,培养他们对中长跑的信心,让其能喜欢上中长跑这项运动,为其未来能进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教师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将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中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做到积极备课,对中长跑教材的特点应予以精确的掌握,在教学方法上要让学生能对中长跑产生兴趣,并使之明白怎么进行中长跑训练,让其形成中长跑训练的意识,让他们的体育能力得到提升。使其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让其能拥有终身体育的意识。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进行小游戏或是小比赛的方式来进行体育训练,通过对其特点的运用,让其能在竞技中找寻体育的乐趣,培养其对于体育的热爱。还应与之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友好的交流模式下了解其运动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良好的示范,让他们能更好的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建设中来,使体育课程进行的更加高效化,以此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
        结束语:
        在进行高中生体育长跑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积极的备课,对中长跑运动的技能予以熟练的掌握,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让其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在其进行中长跑运动的过程中,还应予以适当的鼓励,使之能产生对体育的热情,为其以后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钰瑶.高中体育中长跑运动训练要点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64-65.

[2]尹海生.高中生中长跑训练方法探析[J].田径,2019,07:50-51.

[3]汤静.关于高中生中长跑训练的几点思考——兼谈“海港文化”促进中长跑训练的作用[J].田径,2019,0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