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心悦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五幼儿园 718199
摘要: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文章就幼儿进餐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有不少创新的内容,这些新观点和新做法,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如何养成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新理论和新经验。
关键词:小班幼儿 进餐习惯 培养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进餐活动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教育作用常常会被忽视。进餐既是幼儿身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幼儿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契机。
一、小班幼儿进餐不良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小班刚入园的幼儿吃饭握姿、坐姿千奇百态,拿勺子有握着的、抓着的,坐姿歪歪扭扭,半天咽不下一口,还不时将饭菜汤打翻的;进餐时厌食、偏食、挑食等现象更为严重,这些都是不良进餐习惯的表现。
造成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家庭因素的影响。小班幼儿由于入园前家中教育方式不当,缺乏帮助幼儿学习进餐技能的耐心,进餐全由大人包办,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就允许孩子边玩边吃或边看电视边吃。还有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采取强硬手段,强迫孩子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吃不完就打骂,这无疑给幼儿带来一种恐惧心理。父母的饮食偏好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如果家长本身就比较挑食,那么日常生活中就等于在给幼儿做错误的示范,幼儿会认为家长不爱吃的食物一定不好吃,也就自然地拒绝吃该食物了。有的家长还会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好吃或难吃,这也是无形中在给孩子不良的暗示。这样时间久了,逐渐让幼儿养成了挑食、厌食、偏食、吃饭慢等不良的进餐习惯。二是活动量不当。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食量。有的幼儿个性文静,好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活动时间也少,从而影响了他的消化吸收功能;而有的幼儿个性好动,活动量过大,活动时间也过长,过度疲劳也会影响幼儿的进食量和食欲。三是病理原因。某些幼儿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长,上呼吸道感染等都会引起幼儿食欲不振,导致食欲减退。
二、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有效策略
(一)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常规
小班幼儿理解力差,胆子小,如果一味的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有些幼儿还会故意违背,因此,我采取了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
在进餐过程中,我经常给幼儿播放一段柔和、安静的音乐,使幼儿能够心情愉快地进餐。并对进餐中保持四净(桌面、地面、身上、小碗内干净)的幼儿贴上五角星或小红花,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可高了,进餐脏、乱、掉饭粒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现在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家长们对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囊,但幼儿的偏食现象却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四)利用激励作用,激发幼儿进餐自觉性
在多数幼儿能独立进餐,并正确使用餐具后,在第二学期,我计划采取了“比比谁吃得好”的要求:自己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要老师喂;吃饭时不讲话,坐姿端正;细嚼慢咽会按需添加;知道“四净”且会整理干净,餐具轻拿轻放?;咽完最后一口离开座位;还要做好餐后的漱口工作。
(五)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都认为孩子吃得多、吃得胖才是健康。幼儿园体检时,当有肥胖倾向、轻度肥胖、中度肥胖等字样出现在健康汇总表上时,家长才会有所感触。我们主要通过老师友情提醒、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只限制在幼儿园内就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家园同步,我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1.创设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安静的环境中就餐
家庭、幼儿园要保证幼儿在最佳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下进餐。餐前不能训斥幼儿,不能强迫进食,造成环境压抑。进餐前,家长、教师以亲切的口吻,热情的态度向幼儿介绍饭菜,让幼儿看一看颜色、闻一闻香味,尝一尝味道,并可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进餐时感到愉悦,促使唾液分泌,激发幼儿的食欲。
从很大程度上讲,孩子的饮食习惯是由家长给养成的。晚上离园时,我们有目的地和几个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关于幼儿饮食方面的一些想法,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如何让孩子吃得开心,吃得愉快?如何让孩子坐在固定的餐桌上吃饭。
幼儿园方面: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饮食教育尤其如此。每天进餐前,我们都要和幼儿一起讲讲好吃的蔬菜,介绍一下当天的蔬菜,包括菜名、菜的颜色、菜的营养,对小朋友生长发育的作用,并把这些介绍编成小歌曲,小儿歌让幼儿一起学习。
2.鼓励幼儿按需自由选择食物
家长方面:大人对某种食物的喜恶不要影响给孩子,不要以家长的口味来安排孩子的饮食,否则易形成挑食和偏食的的坏习惯。进餐是一件高兴的事,做家长的完全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在幼儿自选的基础上,家长加以适当的引导。
幼儿园方面:在每天的进餐教育活动中,我从介绍饭菜的名称入手,转入饭菜的味道、营养价值,并且用建议的方法提出进餐时的要求,让小朋友们在明白事理的情况下知道吃饭时该如何做。这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有利。
总之,对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趣、直观、形象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那肯定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幼儿的身心进一步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夕;浅谈借助绘本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08期
2.苏成诚;让绘本融入生活,促进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J];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