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部编版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 陈海光
[导读] 基于二年级部编版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首先结合插图体现中国元素
        陈海光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中心校   
        摘要:基于二年级部编版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首先结合插图体现中国元素,选文凸显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传统文化因素,其次得出德育渗透有效策略,从而全面阐述德育渗透在二年级部编版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部编版识字;识字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从部编版教材的角度出发,在吸收和利用传统人教版教科书诸多优势基础上,它实现了设计和创新,显示出更多的特色。其中,就小学汉语而言,针对小学语文来说,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面对教材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中国小学教师应在教育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跟进和改进自身的教学策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学习语文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1.1插图体现中国元素
        教科书中的插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了语言,而且起到了潜移默化教育作用。部编开发的教科书中插图,使用了大量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插图,来滋养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科书中所有旧诗画都使用水墨画,这些水墨画与古典诗歌相对应,具有和谐的意义和和谐性。这些插图的意义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汉语,而且是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宝贵资源。
        1.2选文凸显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年教科书中许多文本都是基于传统文化的。 教科书中有许多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从教科书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内容,并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的课文,本篇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大禹为人民造福的故事,在传统节日和美食能够全面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宝藏。通过这样课文,不仅识字,还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使教学有了重要意义。
        1.3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汉字学习,通常在识字和写字过程中,不断向小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除识字外,使用手写教学,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含义,并了解汉字发展过程。汉字书写要注意笔画顺序和整体结构,教师在解释这些书法技巧时,会渗透某些生活原则,这对学习写作的内容进行完善,还融合传统了传统文化。例如,当指导学生写“美丽”一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性格放在笔中,要小心通过笔的力量,促进学生体验汉语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二年级部编版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1创设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的机会
        采用多种教学识字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快速识别汉字,并牢固地记住汉字的形状和含义,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使用课本学习汉字。 例如,在教汉字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复习他们周围亲戚和朋友的名字。 根据不同字符的性别和名字,观察构成名字的汉字,发现这些汉字的特征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期刊。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汉字会多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达到记住汉字的目的。学生应准备学习汉字,并在生活中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学习汉字。鼓励学生在上学路上多观察,学习更多单词,提出问题以及与同学一起学习。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可以使他们在识字中获得乐趣并取得成功,并提高他们的识字积极性和积极性[1]。
        2.2采用演示法和图示法教学会意字
        从部编版教科书中选择了许多象形文字。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强调学习象形文字的学生的利益。我们将充分提高学生根据象形文字形式和理论,进行观察分析能力,并通过演示和图形学习汉字,从而实现双重教育效果。例如:要学习“冷”一词,我们可以画一个破旧的房子,里面放一些柴火,一个人睡在草地上,双脚从寒冷中蜷缩,这反映了这个词的形状和含义。 “冷”很容易理解,识别和书写“冷”字,并理解该词的含义。
        2.3学习和运用汉字要结合,在识字中发展语言能力
        在学习汉字时,学生总是忘记“先快后慢”。汉字的复现应在上课时充分理解,并应在下课后及时巩固。还应该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使用它,因此非常有必要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汉字。我们可以将所学到汉字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对汉字的理解,赠送儿童报纸和课外书供学生阅读,以使汉字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以加深对汉字的记忆。此外,您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练习和应用新知识,并通过简单地在教科书中描述图片的内容,来加深在本课程中学习汉字[2]。
        结语:
        总而言之,汉字是文化的产物,它们服务和促进文化的发展,并且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注重识字教学,根据汉字的形式,含义和发音,渗透到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丰富了汉字教学的内容,而且丰富了汉字教学的内容。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汉字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提高汉字教育质量,传播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开展传统文化素养教育,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遵循和掌握学生素养的心理,从适当的角度理解汉字形成的规律,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使识字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
        参考文献:
        [1]谢晓敏.互联网时代识字教学与德育渗透[J].教育,2020(04):37.
        [2]张晓杰.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一、二年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