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凤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外口泉小学 075100
摘要:新课标背景之下,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有了新的要求,各科教学将不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将学科核心素质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在学生能力素质提升下学科教育的有益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育工作者针对教学方法创新和新课标任务要求展开教学讨论,明确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及教学目标要求之后才能更具针对性地展开数学教学。因此,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进行探究,并结合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对策,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前言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得到突破和提升,这种应试教育思想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将不能有效应用于生活实际。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转变自身教学思路通过对教学放的优化创新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得到提升。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从课堂教学、教学思路、学生需求等内容出发,通过对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思维导图等技术的引入小学数学教学才能更加彻底全面地进行创新改善。
一、新课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
1.1满足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要求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并不是为了向学生传授高深的数学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总结出适合于自身的数学学习方法,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创新时应以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为基础,让学生从数学课堂中能够获得更多有利于自身数学能力提升的知识内容。区别于传统的素质教育,以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数学教学将更为注重知识的实践性,通过生活化教学内容、多元化数学课堂的创建等学生将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清晰地认识。
1.2改善过去数学教学中的不足缺陷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改善过去教学工作中学生参与性低、教学内容单一、师生互动性差等教学问题,在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改善之下数学教学质量才会大大提升。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采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即一味按照教学任务要求将教材内容“复述”给学生,这种学习模式虽能保障教学工作按照预期规划完成,但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管能动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学习效率偏低。通过对数学教学的创新,新的课堂教学将是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教师则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式的课堂教学之下数学教学将能高效化开展。
1.3实现学科融合
新课标下小学各科教学不再是单一化开展,只有在各学科的融合教学才能使学科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问题时能够对其逻辑性进行判断,而非是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时盲目求助父母。另一方面,在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之下也能便于学生数学知识储备的有效应用和发挥,避免学生出现“不会用”、“不愿用”的情况。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对策
2.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
由于低龄段的学生思维体系和认知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全,在面对逻辑性强、结构缜密的数学知识内容时难以有效理解其内涵价值,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创新时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培养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出发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利用关键词的方式可以将数学抽象的文字理论知识进行概括,并能通过连接线将各知识点进行连接便于学生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关系。例如,在“圆柱和圆锥”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几何学知识出发,将几何图形判定方式、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图形特性等之前所学知识点以关键词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从知识回顾出发进行圆柱与圆锥图形知识的探究。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对数学知识内容掌握记忆的过程,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制作而成的思维导图还能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巩固复习,使学生对当前知识形成结构化的认识。
2.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课堂环境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创新设计时也应对信息技术功能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为学生构建起多元的数学课堂环境,当学生身处于数学教学情境之中能够对数学知识展开多角度地观察,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具参与性和积极性地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多元化数学课堂环境构建需要教师从数学知识特点出发,结合生活之中或教材课本之中的数学问题使之更加立体的进行呈现。例如,在“位置和方向”相关知识内容中,教师可以就学生上下学路线为背景,通过信息技术将学校所在区域的数字化地图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对照地图对自己上下学路线进行描述,进而使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知识应用更为透彻地掌握。
2.3注重教师引导性,开展深度课堂教学
深度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取到更多拓展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储备的丰富提升。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通过深度课堂教学的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将大大提高,这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性作用,将复杂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够认知理解的形式,如通过动画仿真、数学模型建模、故事情境创设等,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的好奇心将会大大提升,进而主动参与到对陌生知识内容的探索中。进一步的,教师还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数学能力特点,展开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使学生由浅入深对数学知识形成牢固记忆。
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将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高效化开展,创新的教学工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进行总结跟完善,及时处理教学方法中出现的问题,并依据学生的需求来作出相应调整使教学方法更具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杨华龙. 扩散思维 拓展视野——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 科幻画报, 2019(8).
[2] 郑艳. 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J]. 新课程导学, 2015(21).
[3] 刘艳萍. 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对策[J]. 新课程(小学版), 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