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燕
松桃苗族自治县沙坝河乡完小 贵州铜仁 554109
摘要: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是生活化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刻意引导,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到数学教学,把抽象化的数字和几何图形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实际?
引言: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的影子,人们研究和探索数学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采取数学知识地方式对生活中的逻辑问题和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就数学课程来说,其所有的既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生活当中去,才可以让数学知识真正的服务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一、生活实际融合的主要意义
(1)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实际与枯燥的数学教学相比,前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这造成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的降低。而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能够培养学生持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养成数学习惯,形成逻辑思维?
在长期化的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概念生活化的教学夯实学习基础,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框架,而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面对数学题目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类比到生活中的实际,从而进行解答,而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的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考实际问题,从而有利于数学习惯和逻辑思维判断的形成。?
(3)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认识肤浅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学生根本无法提起注意。同时,由于教师很少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造成学生难以牢固地掌握和深入理解这些内容。反过来思考,如果能够将实际生活中的内容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且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一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的时候,有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作为引导,就能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二、生活实际融合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
(1)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考虑到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生活经验等等,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且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在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计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引导,使学生拥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并且逐渐形成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计算能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数学学习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过程中,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有具体的感知,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选择相应的知识进行解答。
以小学数学“小数乘法”相关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并且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超市的情景,随后引导学生:东东和妈妈一块去超市买酱油,营业员说将由每袋1.3元,妈妈买了6袋,妈妈给了营业员10元钱,还剩多少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小数乘法相关知识进行计算,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
(2)强化日常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理清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才能确保教学活动与生活经验完整融合。所谓增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引导学生运用经验和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难题,并将得到的科学理论放到实践中检验。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深入探究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态度。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当中的数学素材,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提出过的所有问题进行汇总,抽取一些比较好的列入课后训练题,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综合训练板块。比如说,在讲到《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去体验植树、排队等生活活动,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间隔”的概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也能够了解日常案例当中的数学规律。另外,教师可以设置“校园植树方案设计”活动,帮助学生体会植树与数量问题之间的联系,积累经验建立数学模型。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各类数学知识来更好地解决生活实践之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因此要想真正地实现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以及布置习题的形式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之中提高个人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利用现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4)注重数学作业的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即要求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去解决课堂中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需要考虑多种形式。例如,教师在讲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几何图形通过剪纸的方式做出来,然后拿回学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做的更标准。在课堂上展示作业的时候,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能够促进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多安排一些生活化的作业,从而活跃教学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数学这门学科经过很长发展时间,其理论系统非常完善。所以,目前的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本质是生命导向的教学,一方面从数学问题发现的现实出发,同时教学高于生活;另一方面基于对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游览一些科技馆之类的地方,入场之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知识,自主解决购票或者票务优惠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对“优化与选择”加深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实际生活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学习和生活高度结合的重要体现。它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方式,细心留意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形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冬梅.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2):92-92.
[2]蒋文琴.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7,(06):187-187.
[3]韩能文. 探究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8(0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