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英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四中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几个人组成一组围绕一个学习目标合理分工,共同完成该学习目标的分析、研究及总结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极大地提升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但是从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急需要数学老师加以优化和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数学因其知识量大、难度高,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再加上数学分值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更大的压力,而传统的数学教学采用的是课堂灌输的形式,内容枯燥乏味、形式传统单一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成年,自我约束力、自主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兴趣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使传统呆板死寂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高中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是非常强烈的,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潜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中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这是与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课堂教学主体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要求遵照学生的特点、顺应学生发展需求,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一个极端的改变中很多老师不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改变,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是提高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最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思考的空间,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老师灌输,相反,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变为辅助角色,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辅助引导,同时老师通过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观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所需,从而根据学生的问题合作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
二、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是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小组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问题。要想实现合理分组,一方面需要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数学的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等等,另一方面需要老师能够掌握科学分组的方法。因为在科学分组中不仅仅需要把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合理分配,做到每个组中既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实现帮带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应该考虑学生的人际关系,因为关系好的学生在一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关系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氛围,当然老师有义务去调节同学之间的关系,但是往往性格相合、兴趣相投的学生会更近一些,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提升分组的合理性。
(二)明确小组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和方向,而学习目标的确定通常是以合理设置问题的形式呈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究,达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层层递进的,因此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老师可以采用设置有梯度的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高中数学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函数的最值”为研究主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假设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题目为:探究如果在[a,b]上是连续单调函数,那么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其最值为多少?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步骤地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置以下层层递进的探究问题:问题一,函数的最值与其区间的开闭是否有关系?有何关系?问题二,函数的单调性是否影响最值?如果不单调上述结论是否成立?问题三,分析并总结函数在[a,b]上的最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条件下的最值如何取得?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明确学习目标“研究函数最值”,并通过设置的各个问题进行交流思考,最终顺利地解决各个问题。
(三)合理分配成员任务做到全员参与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构,更应该注重学习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正是提升学生主动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更能体现出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好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确保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够充分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但是在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为主导,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少参与交流,而是只等着成绩好的学生得出结果自己记录,这样就无法实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因此老师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每一位成员合理地安排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分配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二中《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可以为每位学生设置如下探究问题:问题一,任何直线都存在倾斜角和斜率对不对?为什么?问题二,在坐标系中过原点的直线是靠近y轴斜率大还是靠近x轴斜率大?问题三,通过斜率是否可以判定两个角相等?为什么?问题四,通过直线上任意两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斜率吗?为什么?问题五,分析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中还有很多方面可以优化,比如优化分组、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成员任务分配等等,只有全面优化才能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靳文耀.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0(18):146.
[2]吴廷孝.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20(11):85.
[3]王靖.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