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6期   作者:王泽芳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改善

        王泽芳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外口泉小学075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不再是单一强调对学生学科成绩的提升,更多是立足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单一、课堂教学趣味性低、师生互动性差等问题出现为数学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教师进行教学方案优化改革时既要充分结合新时期教育思想,又需要对自身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这样才能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化开展。因此,本文通过对问题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教学意义进行探究,并提出问题情境创设的实施开展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学科;问题情境;意义;策略
前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强调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认知不够成熟在面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时并不能作出有效反馈,这为教师教学培养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内容讲解教学时往往不会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只是让学生采取记忆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虽然这一方式下能够保障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收掌握,但学生面对同类数学问题的变式时则无法有效应对。
一、问题情境创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偏低,难以自主地参与到学科学习之中,尤其是面对数学这种逻辑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更是需要在教师的督促下才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应用问题转化为生活化、趣味性强的文字语言,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时能够形成一种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来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具代入感地参与到数学学习。
1.2突出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之下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充分贯彻,开展以学科核心素质培养的学科教学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开展的趋势。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之下学生主观能动性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即是是掌握了数学知识内容也难以将其有效应用。而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将能使这一教学局面得到改善,在数学问题情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找出其中的数字信息从而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此外,在问题情境之下课堂教学中心也将由教师转向为学生,教师更多的是通过引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跟技巧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突破和提升。
1.3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案设计
        课堂教学高效化开展离不开教师教学工作的优化创新,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下教学内容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的发挥也将会对课堂教学开展起到一定作用,但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知识储备不足容易出现与教师教学脱节的情况,无法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提出将为教师教学方案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当前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更能直观地从教学情境中获取到数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问题情境教学方案将更为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保障各教学环节的衔接穿插下数学课堂教学将能高效化开展。
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实施开展策略
2.1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创设趣味问性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兴趣来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有效激发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以学生兴趣为引导的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在调动学生参与性的同时,将数学知识点内容完整地向学生呈现,将理论性强、抽象的数学语言以学生更容易理解认知的事物所代替会更容易促进学生数学技巧跟方法的总结形成。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中,学生面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类知识内容时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才能透彻理解,而通过创设购物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行为中了解到几种数据类型的算法和区分,符合学生认知和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会更利于学生的理解。
2.2开展合作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教学情境创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完全将课堂交由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对陌生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是不现实的,需要通过对合作教学方法的引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从合作交流中去深入探究数学问题。当学生身处于数学问题情境之中更容易受到求知欲的引导展开对问题的思索,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将自身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能从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和想法中不断对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行改善,以达到数学能力水平的共同提升。在合作学习下,学生的数学能力将会得到培养和提升。
2.3开展生活化教学,创设生活应用场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应落实到在生活化问题的探究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为了便于计算以便在其他学科中更好地学习,这种错误的认知将会限制学生数学能力的实践应用。因此,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应从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问题出发,将生活问题搬移到课堂之中进行研究,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解决过程就是数学能力应用发挥的过程。例如,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课时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铅笔盒、足球、金字塔等向学生进行展示,并结合几何学知识利用立体图形的判定方法展开对生活中立体图形的辨别,只有当学生亲自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之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认知才能得到改善,进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应用实践过程中还应从学生需求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使教学方法的有益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蒙炳齐.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思路[J]. 新课程(上), 2017(6).
[2] 白梨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探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35).
[3] 许径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