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远
安徽省阜南实验中学 安徽 阜南 236300
摘要:化学是高中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组成,其教学难点以实验模块为主。以往,教师所贯彻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演示为主,然而此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突出。因此,在教育新形势下,教师需要针对当前实验模块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科学的优化策略,从而保证实验模块的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优化
前言:新课改的提出,让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面临全新的挑战。以往的授课模式与新时期的环境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性,而教师也需要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做出更新。化学教师需要以素质思想为核心,针对演示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本着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究自主性的原则,对具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化学课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中阶段,关于化学实验模块教学,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效果的呈现上不够规范,与素质课改规定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未能达到素质革新的标准。据了解,在实施实验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1]。而高中生因为学习基础存在一定差异,再加上座位分布不同导致学生在演示实验现象观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最终导致实验教学失衡,学生实验能力建设因此而受到限制。那么,作为化学教师就必须站在的素质课改的角度,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展开分析,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基础,以及在实验模块所呈现的具体学习需求,对具体的授课模式进行创新,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从而更好的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当中。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实验情境,规范实验流程
在实验教学期间,教师要让学生对实验背景、原理、涉及到的器材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形成准确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更加的全面,也能够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因此,教师为了保证实验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避免硬性灌输而造成的课堂枯燥,教师可以选择情景法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即在化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具体的实验项目,在多媒体的依托下将相关的实验信息进行直观的展示,通过实验框架图的展示让学生对具体的实验流程和仪器的连接方式进行明晰,从而夯实学生的实验基础。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时,则可以根据对实验信息的了解,借助多媒体将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进行直观展示。
先为学生介绍容量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将胶头滴管、玻璃棒的使用方法进行规范展示,并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实验的具体操作流程,从而夯实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基础。
(二)设置探究实验,加强师生互动
在实验模块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参与方式进行积极的调整。为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教师需要积极的组织探究实验[2]。将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开放,让学生利用实验室器材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通常情况下,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体验,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所遵守的原则主要以均衡为主,即保持各个小组在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着一定的均衡性。之后,合理设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实验自主探究。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探究时,则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通过组员之间有效配合,组织铜片、锌片、稀硫酸以及电流表等装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电池制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设置虚拟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在高中实验教学领域,有些实验对高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同时考虑到实验成本以及风险性因素,教师通常选择理论讲述的方式展开实验教学,导致学生所掌握的实验知识比较片面,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积极借助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呈现方式进行创新[3]。借助信息技术设置虚拟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全面了解实验现象,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实验成本和风险。
(四)拓展生活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实验模块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树立生活化思想,并对实验活动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发掘实验素材,并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实验思维以及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实验优化设置,利用现有的装置进行实验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在课外拓展和延伸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端正学生今后化学学习的态度和学习品格。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铁的腐蚀现象进行自主观察,并根据吸氧腐蚀特性设置实验。鼓励学生借助饱和食盐水、铁钉和稀盐酸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进行期间,学生之间可以根据自身所观察的现象在小组中进行互动和交流,并站在金属资源防腐保护的层面提出相应的技术思路,借助所学的化学知识就具体的保护方案进行综合探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结论:依前所述,在化学课上,教师需要侧重于思想和方法的转变,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激趣思想的正确导向下,对实验模块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需要合理的创设情境,设置探究实验、虚拟实验、生活实验,并对具体的教学评价进行创新。通过多种举措并行为学生构建新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多元化实验学习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实验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在实验领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振爱.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教育,2019(21):131.
[2]杨宏.发挥现代化教技优势,优化高中化学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91+94.
[3]郭树茜.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19(2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