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燕燕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二小学
摘要:通过建立数学错题集,可以让小学生将课后练习、考试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题集中到一起,在对这些错题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就能帮助小学生积累相关的数学学习经验,并且使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以后再碰见类似题目不会再出错,其数学学习成绩也将随之提升。基于此,本文探索了错题集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情况。
关键词:错题集;小学数学;应用
一、建立错题集的意义
建立错题集能够让小学生的数学复习更具针对性,从而提升其复习效率。数学作为一门理科类的学科,通过做题来查漏补缺、评价和巩固其知识掌握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而在做题的过程中,错题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小学生在数学复习之时对这些错题不予理睬,那么就无法及时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再多的习题训练也难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反而会浪费大量的复习时间。而建立错题集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复习的针对性,真正做到查漏补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数学复习效率和质量。
二、建立数学错题集的方法
建立小学数学错题集应当遵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这样才能保证错题集的建立效果。首先,出现错题后要对其出错的原因予以分析,据此选择是否将该错题录入到错题集中。如果是失误、马虎导致的错误可以省略掉,将摘抄重点放在那些不会做但又非常重要,或者是解题方法比较经典、有代表性的错题上。其次,错题原因分析完后,要及时将必要的错题摘抄到错题本上,这样有助于养成较好的错题收集习惯。再次,将收集的错题予以归类、整理,这样在分析研究或者是复习之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并对摘抄整理的错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出错的具体原因,并将正确的解题方法详细记录下来,为后期复习做好准备。最后,摘抄错题之时应当注意采用恰当的方法,对于那些题目相对较长的错题,可以只摘抄核心内容,或者是将其直接裁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当然,随着学生知识结构的持续完善,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予以删除和更新,这样有助于提升其学习效率。
三、错题集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有效建立和利用错题资源库
首先,让错题集变成教师在教学之时进行查漏补缺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小学生进行错题分析或者是进行错题讲解。比如,班级中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小学生都做错了同一个题目,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进行错题讲解和分析,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如果只是个别小学生在某一题目上出现了错误,可以选择课下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掌握解题方法。此外,为了提升查漏补缺的效率,教师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对错题进行分类,比如按内容、题型、错因、对象等进行分类。当然,教师同样应当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分类方式,这样也能提升小学生的错题集利用效率。
其次,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小学生正确利用错题集。正确利用错题集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还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机械练习,减轻其数学学习的负担。
教师要注意指导小学生学会找错、议错、用错、理错,以此来更好地利用错题集。找错也就是要查找错误和纰漏,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错题辨析能力非常有益;议错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讨论来增强对错题和正确解题方法的认识;用错则是要利用错题来巩固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理错则是让小学生在梳理错误的过程中来提升自评、自主探究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小学生更好地利用错题集来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
(二)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错题纠错
错题纠错也是应用错题集时的一个必要环节。而这里所说的纠错并不是单纯将答案改过来,而是要采用科学、灵活的纠错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纠错在数学学习中的有益作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面对错题之时做到自信自律。让小学生在分析错因、找到正确解题方法之后,自主寻找类似题目进行自我测试,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对正确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如果小学生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出错题原因,或者是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可以请教同学。最好是先抄录一下同学的正确解题方法,然后自行分析该题为什么要用此种解题方法,并且探索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方法。在自己无法理解该解题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向同学求教,让其解释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再者则是向教师求教。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时,不要直接告诉其解题思路和方法,而是应当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尽量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寻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结合实际情况分层纠错
数学纠错不光要治标还要治本,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纠错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层纠错,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防患于未然。首先,对于后进生来说,最容易犯的是一些知识性解题错误。教师要具体分析其出错原因,看其是否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偏差、存在知识点遗漏情况,或者是否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理解错误。根据具体原因,查找其在近期学习之时存在哪些知识漏洞,并据此予以及时弥补和完善。其次,对于中等生来说,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但是题目稍变复杂就容易出错,主要原因在于其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不够牢固。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其错题情况,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予以系统化的讲解,这样可以增强纠错效果。最后,对优秀生来说,他们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对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也比较好,但是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仍有不足,这也是其出现错题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时注意训练其相关能力,以此来达到最佳的纠错效果。
总之,小学生在做数学题之时出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在出错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改正错误,那么势必会对其数学学习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阻碍其数学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建立错题集则能够帮助小学生很好地吸取经验教训,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有效建立和利用错题资源库,引导小学生纠错,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纠错,从而更好地发挥错题集的作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海忠.小学数学“错题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24):90-91.
[2]胡明秀.如何“变错为宝”——小学数学错题的分析与再利用[J].名师在线,2018(17):59-60.
[3]郭进武,哈建民,张晓琴.数学错题集的建立与有效利用方式之研究[J].学周刊,2018(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