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熙
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200
摘要:数学作为初中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学好数学一直是老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能够提升学生日后的学习能力,也有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老师需要研究出一套适合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近年来,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提升学习,然而在真正实践此方法的时候,却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本篇文章根据合作学习对初中的数学教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合作学习的含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学习题目,在学业上互相帮助,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是指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再与同学朋友互相交流探讨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互助型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的学业目标。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合作互助的好习惯,这也是合作学习最终的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的含义就是学生之间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听取别人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也能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升上课效率。老师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提升课堂效率,增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新课程背景下之所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在小组内勇发方表自己的言论与解题思路,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方法,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严谨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数学课上,老师如果要开展合作学习,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特长以及知识掌握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也必须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个规则,让学生之间需要互相交流探讨,这样才能得到提升学习的效果。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分组,通常是依据学生的座位表来分,或者可以以解决老师所给的题目为目的再进行小组划分。分组方式有很多,但老师都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以及学习任务安排。
3.初中数学课上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端
根据合作学习课堂表现来看,在初中数学课上使用合作学习这个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升来说有明显的效果。由于学生参与到合作交流讨论中来后,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但由于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3.1. 合作学习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
为了提高初中生课堂的学习效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但由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都不一样,而且每节课的时间也有限,老师无法将整堂课的时间都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很多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来不及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样的课堂无法帮助学生彼此间解答疑惑,无法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
3.2.学生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一般的数学教学中,老师的讲课内容主要是对知识点做解释,但是如果碰到需要同学合作探讨的题目时,老师只会安排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没有对每个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长时间之后,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也不会有所增强,甚至合作学习时也没有责任感,不认真积极参与,无法得到理想的合作效果。
3.3. 学生无法掌握合理的合作方法
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合作学习探究的题目是他们易做错的题目和有难度的题目,这是因为老师为了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理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题目的印象,防止日后遇到这些题目时再次做错。然而在真正教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选择一些不合理的题目,还有一些很简单的题目,这对小组合作没有意义,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就是老师没有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给予合适的指导,学生无法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也没有对合作学习有很大的积极性,这样一来还会浪费很多教学时间,对课堂效率也有很大影响。
4.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率的方法
4.1. 确立合作小组,根据上课任务进行调整
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性格和学习能力上的不同然后再进行小组划分,这样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才能更好的互帮互助,提高合作交流的成果。老师需要考虑到这个年纪的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每隔一段时间对小组调整,可以对小组内成员定期进行测试提问,让他们保持竞争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
4.2. 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时间
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时候有所感悟,所以,老师要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单方面来看,给学生合作时间太多是浪费了课堂时间,但事实上学生从中学习的内容远比机械式学习得到的更多。他们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学习上的缺点,并且汲取更多知识,也能帮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
4.3. 合理安排小组合作任务
在合作学习任务发布的时候,老师需要根据上课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安排合适的任务,老师必须对教学内容有充足的了解,也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安排合作任务,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真正有所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老师可以根据他们这个心理,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题目,提高题目的合作兴趣。
4.4 选择契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学生容易遇到数学难题以及重要知识点,老师这时候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之间通过小组讨论,可以理清很多复杂的知识点,巩固基本知识。有时候一道题目有多种方法解答,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答题方法,也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老师的系统性教学方法容易让学习感到枯燥,小组学习的加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老师对学生讲述《三角函数》的时候,这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需要学生重点把握,这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合作阅读来提高他们对这一单元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是什么?他们的变化形式是什么?”每组学生再互相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题目。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互相探讨,这样可以让他们都参与到题目交流中来,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加深基本概念的印象,而且个别内向的同学遇到难题时不敢问老师,当他们进行合作阅读时,不理解的内容可以直接向小组里的同学请教。
4.5老师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老师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学能力。老师在教学时要尽量做到解题思路正确,讲解时避免说错知识点。老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数学例题,这样有益于他们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学时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
5.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表明,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很大的提升学习主动性,他们会积极主动的思考,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老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基本知识掌握,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夏正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提升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2).
[2]廖婷.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2).
[3]秦爱东.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8(24
[4] 黄立波.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