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严如尺 必须有度    —音乐课堂教育案例分析反思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费芳
[导读]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费芳
        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  江苏省镇江市  212132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老师的爱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 古人说:“严师出高徒”,在教育教学中,仅仅靠“爱”还不够的,有时候要有适当“严厉”,对于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差的学生,需要我们去教育,严格地要求他们,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音乐;爱;严厉
一、课堂教学实况。
1.“友好”游戏,愉悦课堂。
        新学期第一天,作为一年级音乐老师的我,微笑着走进了一(2)班教室,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出现在我面前,“小朋友们好”!我热情地和孩子们打招呼,孩子们也非常开心地给我回应。
   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习惯要求教育。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毕业,对小学课堂要求不够明白,而课堂行为习惯教育是上好课的关键。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好,学习氛围好,那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提高了。
        首先我要和孩子们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于是我就神秘地对孩子们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吧”孩子们开心的说:“好!”
        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请你跟我这样做”。孩子们立刻说:“我就跟你这样做”!
        “我要坐得直直的。”孩子们立刻把身体坐直了。
        “我要和你做朋友”,我走到一个孩子面前,伸出手,孩子立刻说“我要和你做朋友”也伸出了小手,我们友好的握手。
        几分钟时间,好些孩子和我成为了好朋友,课堂气氛十分融洽。
2.“爱心”感化,效果甚微。
        音乐教学中,必须让孩子们明白上课时的正确演唱姿势,怎么发出优美的声音,需要孩子们跟着我做一些呼吸动作,这时候孩子们渐渐的有点懈怠了,有的小声的在练声时故意发出怪声音,通过怪叫声想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注意,有的趴在课桌上,有的在做小动作,有一个名叫张真阳的小朋友,看见别人有好玩的东西,就开始离开座位去抢东西。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先用温和的语气教育他:“小朋友在课堂上要遵守行为规范哦。”他嬉皮笑脸地朝我做了个鬼脸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不到两分钟,他故伎重演做怪动作,引其他孩子笑,这时候,我依然笑眯眯的劝他,不要干扰课堂纪律。他不以为然还沾沾自喜,居然脸老皮厚地跑上讲台来开始自由表演。立刻上课堂上骚动了起来。第三次我耐心的教育他“阳阳同学,请回到座位上,认真听讲”他更加肆无忌惮地在讲台上做鬼脸,惹的孩子们哈哈大笑,课堂乱成一团。


3.“严厉”教育,师生疏离。
        在这样屡次规劝无效的情况下,我立刻换成非常严厉地态度,大声对全班孩子们开始行为规范教育,并狠很批评张真阳同学不遵守纪律,影响大家的学习,这是不好的行为,必须受到纪律处罚,同时也对所有学生提出上好音乐课的要求: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专心听讲,认真学习。见到我的态度非常严肃,张真阳立刻收敛了很多,悄悄地走回座位上,班上其他孩子也安静了下来。顿时,课堂纪律好转了,但气氛开始沉闷,压抑,有的孩子明显的对我有了疏离感,唱歌的声音也小了许多。
4.“激励”苹果,重建和谐。
        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开始让孩子们表演,并承诺他们,谁能勇敢的大方的上台表演节目,就可以获得老师奖励的红苹果贴纸,立刻,孩子们又开始兴奋了起来,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表演的孩子都获得了奖励的标志音乐红苹果,他们高兴地把它贴在了书上。不知不觉中,一节音乐课就结束了。
        下课了,有个孩子悄悄说:老师,您的音乐课我很喜欢。”我也开心地摸摸她的头说:“我也很喜欢你们哦,以后一起加油,学好音乐!OK!”
二、教学后记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们非常天真可爱,但是个性自主性非常强,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会不知不觉地干扰我们的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质量,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用严厉的方式教育学生,会让孩子们产生畏惧感,和我们疏离,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但是在课堂上不严格的管理好学生的行为规范,那怎么能保证孩子们遵守行为规范,保证我们的教学质量?我觉得爱严如尺,必须有度:
1.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老师的爱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教育过程中有很多种爱,温和的微笑,关心的问候,真诚的话语......这些都能感动学生,让学生亲近老师,和谐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充满愉悦感。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的爱对学生而言是重要的,只有老师充满爱的引导才会有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源泉。
2.严师出高徒。
         古人说:“严师出高徒”,在教育教学中,仅仅靠“爱”还不够的,有时候要有适当“严厉”,对于自我行为控制能力差的学生,需要我们去教育,严格地要求他们,让他们明白不遵守规则的后果,要懂得约束自己得行为,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3.爱严如尺,必须有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那种爱。”这告诉了我们教育者,“爱和严”是教育中两大支柱,爱是教育的前提,严是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爱”和“严”必须像尺一样,有刻度,要做到心中有度,行为有度,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费芳(1974-01),女,汉族,籍贯:江苏镇江,当前职务:德育处副主任,当前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