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剑
云南省永平县思源实验学校
摘要:黑格尔曾经说过:美术是世界各民族的老师。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美术一直被认为是副科,美术教学始重得不到重视,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的水平,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将从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美术教学重视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虽然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中考仍然是压在教师和学生头上的一座大山,很多学校虽然设置了美术、音乐等课程,但是由于这些课程与学生的升学率无关,因此,学校和家长不断压缩这些“副科”应有的课时,甚至被当作“灵活课”,偶尔还会出现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美术课长期不被重视,处于可上可不上的地位,这就造成学校和家长课程意识的淡薄,使得美术课程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即使有少数专为升学的“美术强化班”也与美术教育长远的教育任务相去甚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相对于升学的硬任务来说,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当然被视为“鸡肋”。由于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也导致了美术器材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较差、美术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学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美术教育始终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二)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引路人。但是,当前普通中学的美术教师相对于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师来说数量相对较少,加之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很多学校都无法为美术课程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有些学校甚至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这就造成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普遍缺乏新颖的教学理念、完善的知识体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帮助非常有限,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加上美术教师得到的认同和待遇不如其他科任教师,也影响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得美术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难以保障,造成美术课程的设置背离了初衷,无法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的策略
美术教育是落实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学科之一,针对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策略来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一)重视美术教学实效,适当增加资源投入
学生们的学科学习状态与学生们的思想重视程度密切相关,所以要改变现状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
从学校层面来说,一定要规范日常的美术教学工作,在课时安排上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美术课属于美术学科,不能因为其他事情随意挤占或者调整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要有完善的学科考试和考查制度,一定要规范化地按照要求来进行推进,勿打折扣。同时,为了方便开展美术学科教学,也要保证基本的资源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美术教室的功能室建设,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这样也有益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效果。资源的完善也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这是学生更喜欢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合理调配美术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教师要求更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习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其素质。作为美术教师来说,也要调整其教学理念,要切实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重视研究学科教学,特别是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强化学习意识,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与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课程安排上也要注意调配好美术课程。特别是发挥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以老带新或者年轻教师的拜师活动,在教师安排中进行混合搭配,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美术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
(三)创设宽松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们的角度来说,学生们是喜欢音体美这些课程的,但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缺乏变化,以及对课堂上学生活动的不够重视容易使学生兴趣度下降,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对此,教师要注意从课堂教学氛围的角度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要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同时把学生听和动手做结合起来,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和体验式的学习。师生之间要多交流与互动,及时地了解学情。特别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要耐心引导而不是随意批评,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互动,给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这样学生们就会逐渐地喜欢上美术课,喜欢美术学习。
(四)丰富美术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也要求在转变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结合学习的内容来进行多样式的教学,尽量避免枯燥单一的讲授法,要把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模式融入教学中,也要利用好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工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多样化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是初中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全社会应当予以重视,学校要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要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努力,去解决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让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石雪.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6Z).
[2]唐娟.对如何开展初中美术教育课程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