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静
逸夫师范学校 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中职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给英语教学带来较大的压力。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努力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预设问题的探讨,形成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配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早在18世纪初就被提及,但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David Knoots倡导并实施。它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就英语教学而言,能够有效地提高语言的交际性,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在合作与探究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1、科学地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小组的组成,因此要重视小组结构建造的合理性,科学的分组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分组时,教师要对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构建等方面做深入的了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组,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尽量使小组更加多元化,以此激发更多的观点,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2、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
合作小组成立以后,就要注意“领头雁”组长的培养。组长是小组的灵魂人物,因此,怎样培养一个称职的小组长成了能否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小组长首先要有责任心,愿意为大家服务,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小组成员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其次,小组长要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工,并督促组内成员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确保学习效果。在小组成员间产生意见分歧时,小组长能采用正确的方法疏导缓解;再次,小组长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正确简练地表达组内成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所作出的不同解答,用规范严密的语言阐述本组成员的观点,展现本组成员的聪明才智。总之,优秀的小组长可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合作意识
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之间不会交流,缺乏合作精神。因此,要想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大胆交流,各抒己见,使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互帮互助,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认真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化建议,共同追求真理。
4、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科学而有效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起到了导向与促进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在对小组活动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时,不以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看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发展,评价内容要多角度,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发扬民主,促进竞争,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要能反映出学生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及时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建立自信。
三、运用小学合作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我们积累了不少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但是,通过课堂实践,我们发现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合作学习还停留在形式化的表明,并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困生的交往信心
一些学困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缺乏交往信心,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恐怕因为自己错误的想法拖了学习小组的后腿或遭到同学的嘲笑与讽刺。因此,他们在心理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不沟通、不交流,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把“合作”变成了“合坐”,失去了学习小组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帮助学困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勇于面对现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可以提前给学困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鼓励他们多提善问,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树立交往信心。
2、杜绝“小权威”现象的发生
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教师要注意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成员角色,构建积极、相互依赖的关系,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充当着“领头雁”的作用,应该在学习小组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而这种“示范带头”并不是搞一言堂,很多小组长在学习小组中自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因此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大家会在他的指引下合作探究,很少有人对他的对与错产生质疑,于是“小权威”现象出现了。被“小权威”现象控制的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复制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长包揽一切,其他同学充当看客,合作学习成了空谈。因此,如何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保证最大限度的发展,将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言可长可短,但必须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真实想法;其次,重视对小组长的培养,要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明确自己的职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再次,定期召开组长交流会,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的优秀做法,并对“金点子”加以推广。
3、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同样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参与,要不断巡视、观察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生思维受阻不能开展深入交流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参与到活动小组中来,并分担一定的角色,及时给与点拨,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完成。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它能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共同合作而习得英语,让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英语语言活动中,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得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丁其奎.初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及其和英语学习效果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俎燕.中职英语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职业,(2014)6.
[3]张小虎.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