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孙秀军
[导读] 新课程强调初中地理教师在落实开展课程教学时必须转变角色,
        孙秀军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新课程强调初中地理教师在落实开展课程教学时必须转变角色,要运用新理念、新手段,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互动式地理课堂的建构,是当下学科教师落实开展课程教学的课堂建构趋势。初中地理教师应当顺应教育趋势,强化教学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打破线下的地理教学现状。力求发挥互动式课堂的积极作用,在推进教材与学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下,实现有效地理教学。
关键词:互动式课堂;初中地理;构建对策
        “合而共生”。为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涌动着灵动色彩,让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升。初中地理教师就要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强化认知,采取有效对策,推动互动式初中地理课堂的建构。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就目前初中地理课堂而言,其教学效率较差、教学质量不高,长期收应试教
育的束缚,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主体性无法发挥,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不断的进行信息输入,仿佛成为了地理知识的“容器”,地理素养发展十分单一[1]。加之教师角色对位不当,在实施地理教学时和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导致师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难以认同学科、难以认同教师,教师压力陡增、教学效率较差。
        二、互动式初中地理课堂的建构积极作用
        实践检验,互动式地理课堂的建构与上述的地理课堂教学截然不同,互动式
课堂能够改变原有地理课堂“一潭死水”的现状,能够尊重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主人公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学生在互动式课堂下与教材之间互动,理解地理知识的趣味、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自主参与到地理知识学习中[2];学生在互动式课堂下与学生之间互动,双向智慧交流、集思广益思考,能够共同学习、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学生在互动式课堂下与教师互动,打破原有师生隔阂,能够遵循“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配合教师的地理教学活动。
这样的地理课堂建构既有趣、又有效,既高质、又互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需要,教与学也达到了高度契合。
        三、互动式初中地理课堂的建构对策探析
        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真正采取有效对策,推动互动式课堂形成呢?初中
地理教师就要抓住互动式课堂的建构重点,从三个互动视角出发,实现教学建设。
        1.学生与教材互动:强化教材理解,建构教材框架
        (1)课前自主预习,感知地理:为了让学生和地理知识之间无限接近,让学生获得自主、自由的空间接近地理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地理知识框架。初中地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必要时可提供给学生学习导学案,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的预习,这样学生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下近距离的感受地理知识,从而实现与地理知识的初步互动。
        如在学习“大洲和大洋”时,教师可从互动视角下设计如下导学案:

        表1
        (2)自主实践学习,应用地理:地理知识学习的空间不仅局限于课堂,它
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地理知识,实现与地理知识的深层互动。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基于地理内容,布置实践、调研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实践学习。
        如在学习“认识家乡的气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下调研、课下资料搜集等多种方式,深入家乡、深入生活,去了解家乡的气候,用地理理论知识进行家乡气候的阐述,实现学以致用。
        2.学生与学生互动:推动合作探究,提升知识理解
        (1)小组合作,驱动学生互动学习:小组合作,是生生互动学习交流的重
要方式。学生在互动、合作、配合、探究中,能够强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解答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疑惑[3]。同时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倾听他人的学习意见,在生生互动中,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更深入。
        如在学习“自然特征与农业”时,教师可以基于正确分组的基础上,让学生各司其职,完成地理学习。有的学生为资料搜集者,有的学生为地理绘图者等。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师要设计可讨论的合作学习任务,如“合作探究自然特征对农业的正、负面影响”,驱动学生们交流想法、整合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合作。
        (2)结对学习,提供学生互动舞台:学生在参与地理学习时会表现出明显
的差异性,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地理教师要尊重学生,实现结对学习。以优带劣,让学生们共同学习进步,从而不断缩短学生在地里学习之间的差距,推进生生互动。
        3.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有效衔接,实现有效教学
        (1)课堂情境创设,寓教于境:情境创设教学法有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
能够改变原有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打造一个生动、真实、多样的情景,将地理知识直接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成为了情境体验人,教师成为了清净缔造者,师生之间良性角色搭配,自然教学效率能够提升。
        如在学习“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时,教师就可以播放动画视频,带领学生乘坐时空机,达到塔里木盆地。通过建立动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从多方面感受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学生身处于生动的清静之中对知识的学习是立体的、主动的,同样在情境的渲染下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升,后续教师对该知识重点教学将会十分顺利。
(2)课堂语言选择,情感共鸣:师生互动的载体是语言,教师在课堂上选
用何种教学语言,将直接决定互动的深度。为了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语言的带动下对知识产生无限的兴趣,对教师产生无限的亲密。初中地理教师就要参透语言艺术,在课堂语言上精心选择。
        第一、教学语言必须幽默风趣。要让知识不是知识,而是趣味的话语,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提升,也愿意倾听教师的讲解;
        第二、教学语言必须蕴含激励。教师适当的鼓励、认可,能够给学生地理学
习以最直接的动力。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从而在积极情感的支撑下配合教师进行知识学习[4];
        第四、教学语言必须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的语言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共
鸣,学生能够在情感的驱使下理解知识、理解教师的教学,自然实现师生互动
        (3)课下点拨指导,因材施教:初中学生在参与地理学习时已经出现了一
定的层次性。面对学生的学习层次与差异,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课下遵循“因材施教”,走到不同学生的身边,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
        当然,师生课下点拨指导的方式形式多样。可以是教师在课下带学生到办公
室,也可以是教师在课下走近学生和学生沟通互动。还可以是现代教育发展下的“云课堂”平台利用,即在云平台上和学生进行远程联系。但无论何种方式,教师都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学生的地理学习身边,能够推进师生互动的深度。
        结束语:
        为建构和谐、高效、互动的初中地理课堂,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材与学习的互动,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深入地理世界。初中地理教师就必须强化教学认识,明确互动式教学课堂的建构重要性。且要秉持着“探索、创造、实践”的精神,落实上述多项举措,以推动互动式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建构,实现有效地理教学。
        参考文献:
        [1]郑海霞.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上旬,2016(11):168-169.
        [2]张英贤.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2020(28):190-190.
        [3]吕振云.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启迪与智慧(中),2020(03):29-29.
        [4]候麦荣.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话教学法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7):213-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