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陈业颖
[导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民的知识宝库,因此阅读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食粮。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在小学对他们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阅读教学对学生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的语文教学,同时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开阔眼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措施。

陈业颖   化州市鉴江开发区中心学校)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民的知识宝库,因此阅读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食粮。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在小学对他们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阅读教学对学生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的语文教学,同时适当的课外阅读可以开阔眼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主动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08-01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启蒙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学生们的好奇心非常的强,很容易对阅读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加强语文阅读教学,促使他们能够爱上阅读,提高主动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同时,小学生能够对阅读文章有着一定的了解,教师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文章能够帮助他们把握思想情感,推动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对很多事情缺乏清晰的认识。但是很多老师却没有站在这一视角去思考这个问题,小学教学的内容完全脱离他们的这个年龄层次,导致小学生对此无法有清晰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很多老师对课外阅读文本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只是粗略的浏览导致上课时对阅读文本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也会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学习[1]。
        (二)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
        因为中国教育具有应试性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还是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但是实质上这种方法已经不适用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学生阅读的兴趣,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小学阅读教学的学习质量。
        (三)阅读氛围的缺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通常由老师带领学生阅读文本,从而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讲解并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却不能让学生自己独立有针对性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提高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的措施
        小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获得针对性的阅读体悟。
        (一)增加阅读量
        小学阶段阅读量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应当不断累积的阅读量,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辨别能力有限,因此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书籍的话很容易走入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时候选择合适的书目,这也能够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就比较适合这一阶段学生阅读,在一个小小的故事中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能够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进行了一定的阅读,阅读一些故事显然不能够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作者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中外名著,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2]。学生们在阅读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将这些文字作为载体来感受当时作者的心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文章中,这样一来作者的感受就会出现多元化,形成读者自己特有的感受。
        (二)构建优质的校园环境
        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需要注重为学生们打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在为学生创建良好阅读环境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家庭阅读环境、校园阅读环境和课堂教学环境。在创建优质家庭阅读环境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配合家长,以家长会的形式引导家长能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阅读活动中,让阅读贯彻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始终[3]。在构建校园阅读环境时,教师可以利用特殊节日,在宣传栏进行阅读教育。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孔子思想教育活动,开展主题阅读教育,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为学生们构建课堂阅读环境时,可以通过建立图书角来为学生们提供阅读场所,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传授课外阅读方法
        在世界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激发起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学生们传授课外阅读方法。掌握到方法之后,能够显著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把课外的书看完,并不知道其中表达的含义,这种阅读对学生来说毫无意义[4]。对此,教师就需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技巧,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要了解作者以及当时的时代,看看书本的目录,在读其中的故事时,要边读边思考,要学会圈、画、批、注,遇到不会的字要借助工具书等等。例如,我们在阅读《稻草人》这一课外阅读书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应当为学生们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如,稻草人关注到了怎样惨痛的世情,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生们能够带着这些阅读问题来开展阅读,这样的阅读会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对优美的字词、句子进行摘抄,这样也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从文章和阅读角度来看,学生所学习到的各种名著、课文、诗文都是对于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反映,作者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利用文字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这些文字都极具个性化的色彩。在当前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增加阅读量、构建优质校园环境、传授课外阅读方法等方式,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艳丽,陈东.创意阅读,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别样精彩[J].课外语文,2020(07):132+134.
[2]谢苗苗.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J].考试周刊,2020(16):47-48.
[3]郑碧莲.浅谈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整体识字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9(18):131+133.
[4]沈莹莹.浅谈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02):48-49.
[5]贾浩才,孙斌.让阅读因“群文”而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