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劳动教育与研学的实践教育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黄建生
[导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发展历史的国家,在这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很多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一直延续至今,值得我们现时代的每一个人学习。劳动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民经过不断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革都离不开劳动的重要影响。劳动是根植于所有中国人民内心,并且值得被弘扬和传承的美德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实践

黄建生  上杭县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  364216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发展历史的国家,在这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很多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和优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一直延续至今,值得我们现时代的每一个人学习。劳动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民经过不断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革都离不开劳动的重要影响。劳动是根植于所有中国人民内心,并且值得被弘扬和传承的美德之一。基于此,本文针对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实践性教学展开探索。
【关键词】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24-01

        引言: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创造是进步的动力。无数劳动者以勤勉努力的崇高品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追求进步的探索精神,谱写出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劳动壮歌。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如果没有先辈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英雄先辈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今天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是先辈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但是当前由于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很多当代学生对于劳动已经开始出现了错误的认知,不仅没有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的意识,甚至出现歧视劳动人民的情况,这也反映了当代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结构的缺失,因此必须得到关注和重视,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新时代下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劳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通过正确的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改变懒惰的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能够在今后的成长中通过自己的一份劳动来为报效祖国做出一份贡献。而这些教育思想通过书本教学很难做到,必须要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魅力,感受劳动的价值,这也是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作用之一。
        其次,劳动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素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劳动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可是当前很多学生却认为“劳动”是一个可耻的表现,对于劳动者更是缺少尊重和重视,这种扭曲错误的价值观念必须将其转变过来。
        二、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融合教育开展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将两者进行结合时,对于劳动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能够在劳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从而对劳动产生参与积极性。


劳动本身是一个比较枯燥辛苦的过程,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劳动创造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劳动的过程就会增加一些趣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劳育活动教育性和体验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劳动创作的乐趣。其次,对于劳动教育活动的设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能将其变成一种形式主义,要真正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系统性的劳动结构和课程体系,体现出劳动教育在研学实践中的空间性。
        三、劳动与研学融合教育实践的途径
        (一)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研学课程实践中
        劳动教育不仅是体力上的行为,更是脑力和智慧的体现,为此教师针对劳动教育的开展要改变过去单一片面的观念,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围绕此展开实践性教育。在劳动教育中教师要将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作为教学目标来完成,让学生能够尊重劳动、体会劳动。对于劳动与研学融合教育的实践,教师首先要精准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理念和行为的双重进步,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劳动,并且逐渐热爱劳动,设计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来展开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劳动与研学融合的课程定下来,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体系,将劳动教育落实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将劳动教育与研学中的实践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多样且综合性的劳动教育和研学课程体系。
        (二)注重研学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设计
        在研学旅行中针对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师要将传统的劳动内容与现代化的劳动观念进行有机整合,保留原有劳动教育活动中的一些可取之处,在此基础之上与现代农业等进行结合,包括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农业科普等内容。现代农业是劳动教育中涉及较少的一个领域,为此教师在研学旅行中可以将其作为重点来展开研究,让学生能够在研学旅行中接受良好劳动教育理念熏陶的同时,对于现代的技术也能够进行学习,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提升教育效果,实现劳动教育与研学融合的实践性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加强劳动教育的质量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开展的价值,并且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科学的实践路径将劳动教育与研学进行实践性的融合,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和劳动行为的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邹竑.关于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的若干思考——基于上海市青少年劳动教育40年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参考. 2019(03)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
[3]周柳贞,应黎莉. 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中小学生生涯发展的思考[J].上海教育.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