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丁勇
[导读]

丁勇   内乡县岞岖镇初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26-01

        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认识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为教师今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科学探究理念。通过对我校七、八年级学生生物实验学习调查的总结分析,以及对生物实验教学中相应生物教师学习情况的了解,总结出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实验教材不足。初中阶段有很多实验需要生物材料,但有些实验材料很难获得。教材中设置的探究性实验或示范性实验,材料或设备的缺乏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绿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的实验中使用了天竺葵。由于地域限制,这种植物很难买到。
        2、变“做实验”为“教学实验”,教师只注重理论教育。为了缩短教学时间,避免实验操作的麻烦,省略了实验环节,采用口头和录像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学生没有体验到实验过程,这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太多,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然而,教师有时会为学生考虑太多,经常把探究性实验改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是循序渐进地完成实验,没有探究意识,对操作过程毫无疑问,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经验。然而,教师已经成为实验的设计者,并不断强调操作中没有让学生犯错的空间,而只追求最终的实验结果。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制定计划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
        4.经费不足:生物实验用到的材料均是一些一次性投资。每准备一个实验,需要连续性的投入,随时更换材料,这就使得学校投入资金不太及时,老师自己弥补的状况。
        5.教师不足:生物课是小科,学校相对不太重视,经常出现教师教的班级多,或者兼课现象;这样就给实验课的准备埋下了隐患。我们经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实验,造成实验前准备工作粗糙,实验过程组织不严密,实验质量不高等现象,有时仅能做演示实验,有时干脆不做实验,只对实验进行口头讲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解决对策
        1、为了提高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正确认识,加强生物教师的培养和实验室管理,生物学是一门科学,实验是严谨的,大部分的生物科学知识都是在实验探究中得到验证的。因此,无论是从学校还是教师方面,在实验教学中都要提高认识,注重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注重教学理论或最终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交流、多讨论,学校也要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为学生的发展做长远的规划和准备。



        2、利用好各种资源,完善实验设备,发现和收集周围的自然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做好生活资料的积累,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实验材料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我们现在处在互联网时代。在平时的生物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视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弥补实验材料的不足。虚拟仿真实验也可以用来代替一些需要更多限制的实验。
        3、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定期为学生开放生物实验室,教师协助学生进行实验,给予更多的理论支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探索机会,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探索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也是消化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时间,从而加深对生物知识和实验探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4、经常反思和总结,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课教学前,首先要研究教材,明确实验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预实验。及时总结分析实验教学实施后存在的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设计,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在提高学生学习和实践兴趣的同时,还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科学探究方法和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5、对学生的评价要多样化。笔试成绩不能代表对实验研究过程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分组评价,小组合作。评价方法包括过程评价和诊断后评价。将二者结合起来,学生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之一。它可以考察学生对该原理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的创新实验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
        6、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初中生物实验包括探究性实验、示范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师应根据实验的类型和兴趣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设计性。演示实验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奇心。验证性实验更注重实验,学生更多地考虑设计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7、在实验教学前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了解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优化学生的实验心理。为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有效参与,保证课堂秩序,才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
        8、对于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采取发动群众的方法。鼓励-部分学习性强和好奇心强的同学,自己带来材料进行实验。学生都比较配合,并且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时,同学们带来了十几种不同的材料,做实验时,同学们互相交换材料,一节课下来,认识了十几种植物的细胞,很有成就感。
        9、对于教师不足的情况:我们采取培养学生骨干的方法。每个班里选出十个小组长,在实验课前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准备材料,设计实验步骤,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然后让他们帮助老师进行实验的准备。这样,不但使得实验准备充分,还在实验课中帮助操作能力差的同学,互帮互助,有显著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田华,赵露.“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7(01):65~66
[3]张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革[J]黑龙江科学,2016(5)
[4]何阔.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5]谢仁春.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