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作者:李国霞
[导读] 近些年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使得我国综合国力的到了全面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我国予以了教育改革高度的关注。而从实践结果来看,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效的确比较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有效性,就需要为教育改革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本文将以初中语文为分析对象,分析初中语文教改工作的发展道路。

李国霞    呼中区第一中学  165036
【摘要】近些年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使得我国综合国力的到了全面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大。为了迎合时代的要求,我国予以了教育改革高度的关注。而从实践结果来看,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效的确比较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革有效性,就需要为教育改革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本文将以初中语文为分析对象,分析初中语文教改工作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4-0045-01

        学好初中语文课程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 语文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中,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式教学, 学生只是被动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初中语文课程的要求, 所以需要从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方式是具有自主性、 合作性和探究性的, 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串讲和解释的教学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语文教师, 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讲解的内容足够多, 学生自然会掌握所学的知识,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们的创新性, 负面影响很大。所以,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要加强实践学习的机会,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通过探究自然、 接触社会来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重视语感的积累, 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能够把学生的感悟与文章的理解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领悟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创设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中良好互动的前提就是教师设计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问题中深入进去,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上的理解力和创新能力。问题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 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还应该根据课文的不断变化提出新的问题, 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积极思维, 而不能把课堂内容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使用创设情境教学, 并且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所创设的情境当中,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课文的内涵,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夯实了基础新课程最显著的一点。


强调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而以双向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合作教学。一方面,教师通过探究合作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合作探究教学强化了师生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对有效语文教学非常重要。此外,在探究合作教学开展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合作学习平台的有效搭建,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二是合作探究的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中心,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人文的特点
        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首先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过程当中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人格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合理评价,不仅仅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解决问题。要挖掘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形成语文教学与创新性的整体。
        五、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也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能够展现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过程当中,唤起他们的热情。笔者在语文课上就会经常结合教材内容为同学们播放与课文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方式非常欢迎,他们在音乐渲染的气氛中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六、增加课外实践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适应各种社会情况,必须增加课外实践课,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内感受不到的学习乐趣。为了配合课文内容讲授而进行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均可以在课外实践中进行。如校外采访、手抄报纸、新闻广告的改编、资料查检等。把课外实践课当成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一定能够发挥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国的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对初中语文教育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推进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强化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因此,学校和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创新改革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持续探索和改进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创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初中语文自主教学的内容设置,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评价,创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外延,为培养我国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Z].
[2]作者第斯多惠.译者袁一安.《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