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10月   作者:关晓宇
[导读]

关晓宇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罕达汽镇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0-003-01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日常教育教学中,器乐教学已经成为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上音乐课感兴趣,还能不断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器乐教学还能辅助于平时的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更能为学生在课堂中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家亮丽的光环,给人以带来美的感受和美的向往。
        一、精选乐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一切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源泉,更是学习乐器的源泉,在学生学习乐器起初,要让他们对学习的乐器产生足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选择乐器是,要慎重,选择能够实施的普及性较强的乐器,由于小学音乐课是综合性的审美教育又采用了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此选用的乐器应该是简易型的乐器,由于竖笛轻巧方便携带,虽然音色变化不大,但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所以,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我们学校在全校开展了竖笛进课堂,我也开始了摸索竖笛教学与吹奏技巧之路,竖笛的学习无疑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不但试内容丰富了,给课堂气氛带来了活力,也能扩学生们的音乐视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通常在10到15分钟,但是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一开始对竖笛充满好奇,对竖笛课也充满期待,器乐课堂的常规引导需要长时间训练,经过一年的竖笛课教学实践,摸索总结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进步,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我们的辛勤付出的结晶。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器乐教学有声有色。
        在器乐教学中有很多的方法,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审美过程,也提高鉴赏能力,也能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积极学习;器乐教学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在带领同学吹奏时,一定不要太枯燥的只是教吹,而是要把游戏以及一些技巧巧妙的融入到音乐作品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带来的美的享受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梳理归纳了以下几点
        1 、趣味教学法(手指操练习)
        兴趣是学好一切最好的老师,有了趣味才是教学中最好的手段,对于刚刚学习竖笛的孩子们要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手型非常必要和不可缺少的最基本基础。通过学习手指操,让学生边看我的手型边模仿,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单个教练、模仿教学、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具体方法是将两支手心面对握成圆球状,十个个手指尖相对,两手腕根部要贴在一起,变成很好的自然的手型,然后左手和右手指面对面对齐,像我们好朋友在平时见面问好一样,然后我边说儿歌边用指尖拍打,或孩子们相互观看,还要做简要说明:不可改变圆球形的自然手型;不能用力保持这种状态等等。手型操会让孩子们对学习竖笛产生兴趣,同时还掌握了正确的手型。
        2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就是在音乐课上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与音乐课内容有联系趣味游戏题目,让学生自由参加。此教学方法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与教育。如在教授《划船歌》一课中,在教授新课之前,带唱旋律,带奏旋律与学生进行“照镜子”的游戏,我吹奏一句,学生模仿一句,要求学生和教师吹奏的一样,分句吹奏并降低歌曲难度,并分组进行比赛。这样的模范练习法,不仅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很容易就能学会吹奏歌曲,省去了繁琐、枯燥的指法练习,在玩中也为新授歌曲作铺垫。游戏教学的方法是活跃氛围,提升学生参与教学,融入教学,享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精选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选材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符合这个年龄特点符,有一个阶段学生思想集中时间短,效仿能力强。对于一些特点,选则教学曲目时,就要选择上易学、简单的曲子,而且要有较强的趣味性,指法不要太难,或是孩子们很熟悉又短小,朗朗上口的歌曲,这样对孩子们有极强的吸引和学习兴趣,容易识的曲谱。同时,要不断的反复练习,巩固,打好基础,先唱一唱、再练一练、最后吹一吹,而且让孩子喜欢上竖笛。如:《小宝宝要睡觉》、《小星星》、《划船歌》等这些乐曲弹奏在五指以内,指法简单,歌谱也很容易,唱起来还朗朗上口,易学易懂易掌握,我开始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奠定好基础,最后能让孩子们在会唱后吹奏,在游戏中吹奏,识谱中再来练一练,这样就会掌握的很扎实。
        四、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达到器乐教学的成效
        我针对《闪烁的小星》这首竖笛进行分析:
        1.节奏
        这首乐曲中有一个较难的节奏,二分音符(X-),大多数学生对这个节奏吹对音就好,没有注意吹奏的时值,吹奏所有的音都是一样的长短。这样能看出,孩子们对节奏的时值没有很强的概念,所以,我先让孩子们来打节奏,然后再来唱谱,最后再来练习吹奏。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时候用小游戏的形式来练习打节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有兴趣的基础上又为器乐学习和唱歌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指法
        指法的掌握是器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些人并不在意,手指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其实指法的作用非常之大,它不但能帮助你固定手型,能帮助你用最舒服的方式弹奏曲子,使曲子弹奏的更流畅。慢慢的熟能生巧,指法在乐器的演奏中,体现出较强的作用,孩子们在学习中一般都会忽略这点,随自己的意愿随意的乱换指法。而在《闪烁的小星》这首曲子中指法的难点就是换指的练习,我先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在音阶练习同时学会穿指和跨指,然后在《闪烁的小星》的学习中,学生先边唱边练习指法,固定好指法后再吹奏。
        3.换气
        很多人不会去关注换气的问题。换气在吹奏乐器中是非常关键的,换气的位置不对,会影响整首乐曲的吹奏效果。学生换气经常紧闭嘴巴光光用鼻子换气,这种方式不算太科学,而且这样吸气,也吸不多。平时我都先带孩子深呼吸,把气吸到小腹,嘴巴和鼻子一起吸气,这样就不是会气很浅,吹出来的声音会有不同的效果。
        在这首乐曲中,有很多比较长的乐句,这就需要找好换气口,其实找正确的气口并不难,像可以在附点音符处,长音后的位置换口气,这样才能体现较完整的乐句,听起来才会很流畅。
        在接下来的竖笛教学中,还要继续努力探究,在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吹奏竖笛的水平。
        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体现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性,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发展及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十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从而促进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因此,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影响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促使智力的开发,还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提高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竖笛作为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的一种,广泛的得到推广和使用,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上好课堂器乐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的,教学工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提高实践、总结在提高的过程,我深知在课堂教学的伟大实践中,我需要改进和学习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时刻以“小学生”的心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