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校合作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刘舒苒
[导读]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家庭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积极发挥家校教育的作用,打破学校和家庭在沟通上的屏障,才能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引领作用,通过提高家庭教育的综合质量来增加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刘舒苒   北京市第八中学贵阳分校  550002
【摘要】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家庭在孩子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积极发挥家校教育的作用,打破学校和家庭在沟通上的屏障,才能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要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下,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引领作用,通过提高家庭教育的综合质量来增加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庭教育质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83-02

        引言
        新时代的学校教育以培养“完人”为重要目标。“完人”并不是说完善的人,而是指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德与才兼具的未来人才。然而,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并未完全消除,部分老师和学生家长依然将家校合作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有的学生家长对自己身担的教育职责并不清晰,把对学生的教育重任完全推给老师;有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和沟通还停留在较为基本的层面,比如开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布置一些基本的作业,让家长配合监督。家校合作流于形式、实效性难以实现
        一、共同参与班级事务,落实班级民主管理
        如何实现家校协作,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每个走上岗位的班主任都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无数次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永远不是由一方完成的,更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责任,而是教师和家长共同协作下的结果。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扶持,更需要来自家长的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协作,教师不妨邀请家长共同管理班级事务,用更加民主的方式落实家校共育。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也为了家长更好地参与班级事务,教师不妨成立家长委员会。首先,从家长群体中选择更有责任心、更热心班级事务、更关心学生成长的家长,鼓励其作为委员会的骨干成员。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部分家长只占名额不出力的现象,每学年还需要重新选举,让更有责任心、更有管理手段的家长充当委员会的核心人物,让家长委员会真正发挥其作用。其次,设立委员会的职务,如主任、副主任、专职委员等,让每个家长在委员会中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职位。比如,有的家长不擅长交流,但是为人细心,就可以负责后勤事务;有的家长擅长沟通,就可以作为宣传委员;有的家长多才多艺,就可以作为文体委员。而主任以及副主任的人选,则由这些家长共同推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管理有效性,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班主任不妨鼓励家长参与,为家长设立委员会,让家长积极地出谋划策,这样既能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还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以树立榜样来发挥优秀家庭教育的影响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也会以榜样的力量向孩子渗透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海迪坚忍不屈的意志。同时,家长在孩子教育方法上,也会有自己的“独门秘籍”。在家校合作中,为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教师开展了“评选优秀家教”活动,选取优秀家庭教育作为榜样树立,以此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让优秀的家教被有效利用,资源共享。对学生的成绩、能力、爱心、礼仪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选出最为优秀的几名学生,让其家长谈一谈他们的教育方法。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自荐”的方式,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教育,说一说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趣味故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谈一谈自己的教育经验、技巧等。最后,教师与家长交流讨论,相互询问教育的技巧方法,相互传授自身的教育技巧,相互交流彼此的教育经验,让自身的教育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家长真正地开始关心学生的学习,经常在教师建立的家长群中交流讨论学生的教育问题,向优秀的家长虚心求教,向不懂的家长耐心指导。可以看出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调动。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榜样力量,扩散优秀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教师还聘请了“榜样家长”成为班级的家庭教育指导员,并成立了对应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将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巧传播到每一位学生家长,以此来充分发挥优秀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促进家庭教育的质量提高。
        三、构建教师与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学校可以通过家校联系的的教育网络,让家长听讲有关教育学生的视频教育讲座,或邀请教育学者与专家来校给学生的家长讲座。还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如数学,相关教师通过家访、家长会、建立班级Q群与微信群等形式保持与学生家长及监护人的联系。假期时请学困生家长或监护人来校与教师交流,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长处,大家一起帮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法,制订补缺的方案,提升孩子的成绩。同时,也要让孩子对做过的题目再思考出不同的解题方式,对老师所讲解的方法也要敢于质疑。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的良好习惯。学校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形成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学生教育网络,矫治不良习惯,培养优良品质,构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结束语
        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学校一方的责任,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家校合作模式是当今培养孩子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家校合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玉萍.构建家校合作新模式[J].中华少年,2020(08):241+243.
[2]周春涛.试论小学阶段家校合作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上),2019(08):136-137.
[3]李娟.浅析家校合作教育的实践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